清晨,孫昌杰撐起小船圍著池塘劃,每到一處便將地籠從水里拽起來,將里面的小龍蝦放到簍子里。這是他一晚上撈蝦的成果,共計320斤。這些蝦孫昌杰準備轉到新增的50畝蝦田里。現有的53畝田,準備進行稻蝦共育。今年孫昌杰的蝦田面積達103畝,算得上當地養蝦大戶了。
孫昌杰是監利縣荒湖管理區西湖辦事處三組農工,因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不大方便。為了生活,他在武漢踩過麻木,也做過農資經銷商。
2004年,考慮到兒女大了,需要用錢,孫昌杰回鄉請人種了49畝棉花,虧了2萬元。2009年,兒子大了,需要婚房,孫昌杰建房子欠了親朋好友一屁股債。
2015年,孫昌杰被確定為貧困戶。他轉種稻谷,農閑時想給家里增加收入,收過“野蝦子”,覺得經濟效益還行。2016年,孫昌杰找親朋好友借來12萬元,流轉土地4畝,挖了蝦池,買了飼料和地籠等。可是,由于技術不到位,小龍蝦養死了很多,虧了不少錢。
2016年下半年,縣政協副主席樊明波結對幫扶孫昌杰。樊明波來到孫昌杰家中,詳細了解他家的具體情況。去年5月的*,龍卷風過境監利,樊明波*時間打來電話,詢問孫昌杰:“家里有沒有受災?龍蝦養殖有沒有受到影響?”這讓孫昌杰很感動。
孫昌杰投資龍蝦產業差4萬元資金購買飼料,樊明波立馬聯系中銀富登,很快落實了4萬元無息貸款。孫昌杰發展龍蝦產業缺技術,樊明波主動聯系楊林、汪帆等技術員,面對面指導龍蝦養殖技術。期間還組織孫昌杰等農工參觀汴河鎮、棋盤鄉的龍蝦養殖,學習外地的成功經驗。
經過技術員的科學指導,去年,孫昌杰53畝蝦池有了收益,一年毛收益26萬元,還清外債10多萬元。孫昌杰身殘志堅,不等不靠,自食其力,自謀發展,用汗水和智慧走出了貧困,成為監利縣遠近聞名的脫貧典型。
看著蝦池效益不錯,考慮到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今年,孫昌杰在外打工的兒女們紛紛回家幫忙,一起經營龍蝦產業。兒子和女兒共投入13萬元,用于新增流轉土地50畝、挖蝦池等費用。孫昌杰購買蝦苗還差5萬元,在樊明波的幫助下,又獲得無息貸款,補足了購買蝦苗的資金。
目前,孫昌杰養殖的龍蝦90%銷往潛江,中等個頭的蝦每斤賣15元左右,今年已出售小龍蝦近18萬斤。養蝦的效益越來越好,孫昌杰臉上寫滿了成功的喜悅。當提到未來的發展時,孫昌杰說:“今年養蝦的效益好,明年繼續流轉土地,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周邊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共奔小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