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勢必需要在技術、人才尤其是資金等要素安排上優先向農業農村傾斜。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要圍繞農村資源做文章,把土地等一切資源變資產,解決“錢”從哪來、如何償還的問題。在鄉村振興中引入“經營城市”理念,盤活“土地”等要素,通過農村三項土地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把資源變資產,資產變現金,解決鄉村振興“錢”從哪來或貸款開發貸款如何償還的*問題。圍繞“市場”做文章,支持現代農業、設施農業、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
拓展客戶群體,優化信貸結構與投向,解決好“貸給誰”問題。
適應鄉村振興需求和市場化要求,著力解決客戶基礎薄弱問題。
由“項目主體意識”向“客戶主體意識”轉變。圍繞鄉村振興中長期信貸項目,培育和發展項目承貸主體;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培育和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新型主體;圍繞鄉村綠色發展,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科技型主體;圍繞糧食收儲市場化改革,培育和發展多元化市場收購主體,等等。
由支持“政府平臺公司”向“市場化公司”轉變。主動作為,推動地方政府平臺公司向市場化經營轉型,做到融資主體的“三個理順”,即推動政府整合有效資產、資源注入公司,做大做實資產規模,從而理順企業資產關系;增強承貸主體的綜合收益能力,確保其作為實體化企業的經營能力和一定現金流,培植*還款來源,從而理順企業收入來源;優化借款主體,促進政府推動健全企業治理結構,在各環節建立完備的管控機制,從而理順企業體制機制。
由“單一直接支持”向“直接間接支持并重”轉變。對一些帶動“三農”發展作用大的涉農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政策效應和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優質客戶群體可以采取直接支持模式。對于各類新型主體、小微農業企業、“雙創”主體,通過批發轉貸或投資股權支持農商行、村鎮銀行等地方農村金融法人機構,間接給予支持。要持續增加高質量客戶群體,著力提升客戶價值,通過有效信貸支持助力客戶增強實力,更好地發揮實體企業對“三農”發展的輻射、帶動和支撐功能。
打造特色融資新模式,解決“怎么貸”問題。
探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融資模式,打造一套符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的特色融資服務體系。
創新信貸產品。梳理整合現有產品,形成以服務鄉村振興為核心的產品體系,提高品牌識別度。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快速開發產品,開發類似扶貧過橋、整體城鎮化的統領性引領性產品的同時,針對不同經營主體量身定做創新產品,拓寬農發行信貸業務的深度、廣度,確保支持鄉村振興產品的全面性、*性、可操作性,在準入條件、利率政策、貸款期限等方面體現農業政策性金融的特色特質和優勢。如貸款期限合理,宜長則長應短則短,與現金流匹配;貸款利率優惠,適當利長遠。
市場化運作模式。堅持與政府合作和市場化運作“兩條腿”走路,既發揮政府引導優勢,又發揮市場化優勢,做好政策整合、資源整合,創新支持模式。重點在承貸主體、支持模式、還款來源、貸款方式等方面大膽創新,積極開展以涉農資金整合、政府授權自營、財政專項資金獎補、企業綜合收益覆蓋等為核心的融資模式創新,重點圍繞財政補貼、土地資產、現金流做文章。如圍繞“財政補貼”,深化“整合財政補貼資金還本付息”方式,主要適用于地方涉農資金整合使用的區域,項目*還款來源為涉農財政補貼資金,主要來源于上級和本級的收入。項目第二還款來源可采取保證、抵押、質押擔保相結合的貸款方式,同時追加辦理整合資金款項應收賬款質押。
創新擔保方式。著眼防范系統性風險,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一是創新擔保模式。如“政銀保”模式,由保險公司為貸款主體提供保證保險,開發性金融提供貸款,政府提供保費、貼息補貼和風險補償支持,通過財政、信貸、保險三輪驅動,共同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政銀擔”模式,由政府扶持或直接出資設立的擔保公司,對符合條件的農業信貸項目予以擔保,開發性金融再發放貸款,同時政府對政策性農業擔保公司擔保費用補助和風險代償補助,確保可持續運營。二是創新擔保范圍。拓展包括承包土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房所有權以及農業機械和設施、存單抵質押等在內的擔保方式。
提高辦貸質效。一是研究制定服務鄉村振興的相關配套制度辦法和信貸管理實施細則,下發分條線、分品種的信貸業務操作標準和模板,確?;鶎有性谫J前、貸中、貸后有規可循,有規可依。二是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根據農業項目高風險、低收益的特點,適當提高貸款風險容忍度,按照盡職免責、失職問責的原則實行績效掛鉤、限期清收與違規問責相結合。
完善機制保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背后不斷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的有力支撐。一是爭取支持鄉村振興激勵機制。對支持鄉村振興貸款實行增量獎勵政策,在財政性存款、存款準備金率、支農再貸款、PSL資金、債券發行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二是進一步加大資源配置力度。在加大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綜合考核力度的同時,制定針對服務鄉村振興中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田園綜合體、產業發展等重點方面的專項激勵。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