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重慶南川:“黨建+”添動能 鄉村美如畫
重慶南川:“黨建+”添動能 鄉村美如畫
農業網   時間:2018/7/13 11:04:00  來源:海峽法治在線  閱讀數:365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全國省級法治媒體記者走進重慶市南川區大觀鎮采訪的*印象。是的,白墻灰瓦紅柱頭,紅花綠葉水泥路,儼然一幅淳美的田園畫,這得益于該鎮近年來把特色小城鎮建設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抓手,堅持“農旅融合、一二三(產)互動”,打造“重慶鄉村旅游十二金釵大觀園”,躋身全國重點鎮、全國美麗宜居小城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示范區、重慶市特色小城鎮、重慶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片及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示范區,獲得“重慶*美生態鄉村旅游地標”殊榮,并入選住建部不久前公示的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實現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

  “現在只要游客一進村,沒有不羨慕我們的。到處干干凈凈,路邊滿是鮮花,房子整潔漂亮,鄰里也十分和諧……”在大觀鎮金龍村朱家大院,村民莫光蘭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大家隨手亂扔垃圾,現在素質普遍提高了,自覺將垃圾丟到垃圾桶。若是誰家地壩有雞糞,誰家農具擺放不整齊,一到下午5點,村委會的大喇叭就會點名道姓予以通報。

  一開始,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配合,后來村里推行了回收垃圾獎勵制度。農戶交回可回收垃圾時,保潔員按次計算累計積分,每交1次積1分,每季度開展*積分兌換禮品活動,廢品回收后的資金由村環保專職委員管理,專門用來購買獎品。很快,大家就有了積極性,養成了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再也不亂扔垃圾了。

  據大觀鎮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初開始,南川區就啟動了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金龍村和中江村都被納入市級示范片區。在示范片區,該鎮主要從“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庭院、清殘垣斷壁)、“五改”(改水、改廁、改路、改圈、改廚)、“三規范”(規范垃圾分類、規范群眾衛生行為習慣、規范建立長效機制)這三個方面抓起,通過實施“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計劃,建成污水處理廠1個、垃圾壓縮站1個、垃圾收運站54座。全域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治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自來水衛生達標率*,實現了農村“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

  深挖文化旅游資源  讓農戶吃上“旅游飯”

  記者了解到,距離金龍村不遠的中江村,轄區內有萬畝油菜花、千畝荷花。去年,中國重慶“十二金釵大觀園”暨*屆鄉村旅游文化節在大觀鎮舉辦,中江村成了市民旅游賞花的“目的地”,無數市民來到這里攝影、賞花、釣魚……

  如今,“十二金釵大觀園”已成為南川旅游的一張新名片,所謂“十二金釵”,指“紫色愛戀薰衣草園”“眾里尋她玫瑰園”“一步一香藍莓園”“夢想天空香草園”“粉色童話櫻花園”“步步生蓮荷花園”等12個*具代表性的花果園區,南川區將依托原有的重慶大觀園為基礎,按照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打造四季都能賞花品果、度假休閑的大都市近郊鄉村旅游度假目的地。

  “去年,大觀鎮被納入市級全域旅游示范鄉鎮,這一片區的鄉村旅游已經成熟。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挖文化旅游資源,讓更多農戶吃上旅游飯。”大觀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觀鎮處于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域,區位優越、生態良好,是南川北部人口規模*、經濟實力*強、輻射范圍*廣的鄉鎮。近年來,大觀鎮加快培育“現代農業大觀園”特色產業體系,實現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打造了藍莓、香草、薰衣草、荷花、中藥材、百合等10個千畝產業園,現代農業年產值達3.5億元;已建成1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30個農村專業合作社,建成投產重慶三不加食品有限公司、重慶天綠園茶廠有限公司等1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充分利用當地中藥材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的優勢,在大觀鎮建設一座3500畝的重慶市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南川區將按照“城鄉一體、綠色低碳、生態健康、智慧宜居”理念,把大觀鎮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示范區、田園新都市、生態健康城和重慶市民“第二居所”*地。爭取到2021年,形成鎮域經濟產業支撐體系,特色產品、農產品加工產值近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50億元,財政稅收突破10億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y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