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甸縣充分利用“天然溫室”的氣候優勢,以結構調整為主線、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以火龍果、柑橘、哈密瓜等為重點的特色水果產業,2017年底,全縣水果產量達54600噸,產值3.26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的12.27%。
強化龍頭引領。一是以財政扶貧項目資金為支點,鼓勵社會實體深度參與,推進龍頭帶動農戶,促進水果產業做大做強。目前現有水果種植企業21個、合作社53個,深加工企業3家,龍頭企業8家(其中省級1家、州級6家、縣級1家)。建成水果產業園區12個,面積達1.85萬畝,覆蓋農戶31956戶135816人,其中貧困戶4349戶17391人。二是充分發揮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抓好標準化生產。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已成功申報水果產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認定10萬余畝,綠色農產品1個,有機2個,農產品地理標志2個,為羅甸水果產品“泉涌”打下了堅實基礎。
強化機制保障。一是出臺《關于深化“四帶”創業活動助推產業扶貧的實施意見》,鼓勵有一定資金和技術的事業單位技術干部、特別是機關非領導職務的干部,深入農業園區開展以“優一產、接二產、連三產”為主的涉農產業創業活動。二是出臺《羅甸縣2018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建立由“政府+種植戶+保險公司”參與的火龍果、柑橘、哈密瓜等地方特色農業產業風險轉移分散和保障機制。2018年共落實水果投保面積8556畝,因災理賠80多萬元,切實降低了水果產業發展風險,調動了群眾參與積極性。三是出臺《羅甸縣哈密瓜產業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成立產業發展指揮部和工作專班,形成“專班+鄉鎮+企業+村級+工作隊”“五力齊驅”的全方位推進機制,確保到2019年哈密瓜種植面積達5000畝,帶動1800戶6000余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強化技術培訓。針對臍橙、火龍果栽培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多次聘請省農科院水果研究所專家到羅甸問診把脈,有效解決了火龍果低溫防凍、臍橙黃龍病防治等技術難題,為水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2017年開展了火龍果防凍防寒技術、栽培及修枝、田間管理、臍橙豐產栽培、果園排水以及哈密瓜種植栽培管理等現場培訓,累計培訓60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6000余份。
強化產銷對接。一是積極拓展外銷市場。積極組織參加省內外展示展銷會,加強產品宣傳推介。通過政府部門積極對接外銷渠道,部分產品“黔貨出山”通道已經打通。截止目前,陽光果園、新中盛的本地特色水果外銷市場已基本打開,分別占年度產量的60%以上;并且在貴州省內石板、雙龍兩個大型批發市場建立固定農產品銷售窗口。二是構建電商促銷體系。先后建成羅甸邊陽電子商務運營中心、“互聯網+”農特產品體驗館、“互聯網+”*扶貧農特產品配送中心、80個“貴農網”村級電商綜合服務站、50個“互聯網+”*扶貧電商服務站,村級電商站點達130個,覆蓋率為73.4%。加強與美城網、那家網、京東、天貓等省內外電商平臺的合作,與縣外銷售企業、市場簽訂農特產品銷售協議。2018年已完成線上銷售40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