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正在周口市區一處拆遷現場忙活的郭景鑫,突然接到單位通知,準備讓他去村里當*書記。“當時我很糾結,村里條件艱苦,家里孩子不滿兩歲,去還是不去?”郭景鑫靦腆地笑了,“*終還是決定去,因為我是黨員,農村需要我,我就應該去農村。”從此,郭景鑫成為周口市商務局駐鄲城縣白馬鎮胡寨村*書記。7月12日,記者前往胡寨村,采訪了這位被群眾稱為“跑腿書記”的駐村*書記。
“如何讓村子變得更美,讓村民生活得更好”是郭景鑫來到胡寨村首先琢磨的問題。他駐村的*件事就是入戶大走訪,了解家庭情況,宣講扶貧政策。有時村民不在家,往往一戶跑兩三趟才有結果。短短幾天全村就都知道了:咱們村來了個大忙人,天天奔忙,為群眾跑腿辦事。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了晚上,嗓子啞了,兩腿像灌了鉛一樣,頭一沾枕頭就睡著了。”郭景鑫告訴記者,村里老年人多,離鎮上又遠,看病不方便。為此,郭景鑫專門聯系了鎮衛生院醫生到老年人家中,幫助檢查身體。村民陳慶典今年70多歲,患有高血壓、直腸癌,出行也不方便,把體檢送到了家里,老人可高興了,“這下不用為看病發愁了,真是多虧了郭書記!”
胡寨村內自來水管道雖已鋪設一年多,但是還有極少數貧困戶沒安裝自來水。村里垃圾桶及清運工具匱乏,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郭景鑫了解情況后,積極聯系鎮自來水公司,按照扶貧政策要求,鋪設管道,免費給貧困戶安裝自來水,解決了村民的用水問題。同時,聯系愛心企業捐贈60個垃圾桶和一輛電動垃圾車,讓村民告別了垃圾亂堆、蒼蠅亂飛的臟亂差狀況。村支書陳飛告訴記者:“郭書記來了,可給俺們村帶來好處了,全靠他到處跑著給協調呢。”
胡寨村貧困戶武廣杰的兒子和女兒都沒有戶口,不僅上學受到影響,各種政策也無法享受。郭景鑫多次跑到鎮里,和鎮教育部門及派出所溝通協調,為兩個孩子上了戶口,辦理了學籍。“俺家孩子上了戶口,孩子讀書也不用愁了,國家的惠民政策就可以享受了,多虧了郭書記!”提起郭景鑫,武廣杰有說不完的感激。
“扶貧先扶志、脫貧先脫愚。村民的思想觀念不改變,良好的民風村規立不起來,再好的幫扶政策也治不了窮根。”在郭景鑫的精心組織下,胡寨村先后組建了廣場舞隊、扶貧政策宣傳隊,編排小戲、舞蹈、快板等文藝節目,在村內巡回演出,引導和激勵貧困戶爭做勤勞、勤儉、自強、有責任、有追求的典范。
駐村當了*書記,對家庭的照顧就難免缺失。今年6月7日,郭景鑫的妻子在上班的路上被人撞倒骨折,正在村里開展“百日會戰”的郭景鑫委托同事幫忙把妻子送往醫院。妻子在醫院住了20多天,郭景鑫只是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匆匆回去看了*,其余時間都是護工在看護。“妻子很理解我,這點兒我很知足,工作起來也更有干勁兒。”提起妻子對自己的支持,郭景鑫的眼眶有點濕潤。
如今,胡寨村街凈路暢,步步是景,處處透新,華麗蝶變。村民生活越來越幸福,他們用洋溢在臉上的笑容訴說著村莊的巨變。道路硬化、綠化、美化,村內干凈整潔,村民文明幸福,文化氣息濃郁。有“跑腿書記”在前面帶路,胡寨村貧困戶看到了致富希望,非貧困戶更增添了奮斗的力量,3922名胡寨村人正享受著奮斗帶來的幸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