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新疆地理標志產品經營規范和評價指南》、《黑果枸杞經營規范》(簡稱《指南》、《規范》)兩項標準起草工作的研討會順利召開,新疆農業品牌建設已進入強塑“領跑標桿”和“指南”攻堅階段。
“地理標志產品是農業品牌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目前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地理標志產品的推廣呈現出不均衡發展,市場經營亂象叢生,影響到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制約了新疆農產品品牌發展。” 17日,新疆區域品牌經濟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尹鋒介紹說,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工作要求,參照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標準化發展戰略綱要(2011-2020年)》有關規定,由新疆區域品牌經濟發展促進會牽頭,提出立項、面向全疆公開征集起草單位,聯合各個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專家參與起草,并順利組織召開《指南》初稿、《規范》初稿的*次研討會。
《指南》采用標準評價的方式,從地理標志產品的經營、管理和服務三個方面規范,細化到經營者對原料、采購、儲運、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管控的具體評價要求,對經營者在管理上的評價要求也結合國際上先進的組織管理、資源管理、無形資產管理等開展,在服務里重點強化產品質量追溯和質量管控,以及宣傳推廣和客戶服務的評價。
《規范》以黑果枸杞行業的規范發展為目標制定的,從行業發展的不均衡,以及經營的亂象出發,通過規范質量、管理、服務、信譽等強化行業的規范化。
在烏魯木齊召開的《指南》、《規范》兩項標準起草研討會反饋,涵蓋新疆特色林果、白酒、葡萄酒、特色工藝品、大米、乳制品、畜牧、藥材等地理標志產品的經營加工企業代表參加此次研討會后表示,愿意采用標準評價的方式規范企業的標準化建設,通過參與標準,對標達標以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共同為新疆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建設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回歸原味,塑造品牌。”庫爾勒香梨協會相關負責人說,“庫爾勒香梨”是該協會于1996年注冊成功的地理商標,是國內*件注冊保護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各族農民的支柱產業。經過20多年的運用,近幾年開始遇到瓶頸,品質下降,假冒產品都是比較突出的問題,2017年雖然總產量達到百萬噸,產量創歷史新高,但市面出現的銷售統計數據卻是四倍的總產量流通,四分之三為假冒產品。假冒產品嚴重影響到了農民的增收和品牌的發展,現在正處于維權打假的起訴階段。此次相關部門聯合起草《指南》、《規范》,必將倒逼企業標準化經營和持續改進,促進整個產業的優化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