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鄉村*有條件,也*有潛力。2017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超過6200億元,同比增長25%,年接待游客23億人次,占全國旅游接待游客總量的43%。鄉村的生態價值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
近年來,我國正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充分認識和開發利用鄉村生態功能,激活鄉村生態經濟體系,將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造多元化發展空間。
重新認識鄉村生態功能
隨著時代發展和人類進步,鄉村生態功能逐步得到認識和開發。鄉村不僅能生產農產品,還同時提供生態產品,并衍生出生態文化。
從各國鄉村的發展來看,根據生產、生活、生態等功能,鄉村的功能類型將逐步拓展為生態涵養功能、社會保障功能、旅游休閑功能、經濟發展功能、文化傳承功能等。生態涵養等新型鄉村功能的發現和賦予,是激活鄉村發展的*動力。突破單一的農產品生產功能,拓展鄉村的生態和社會功能,有利于提高投入產出效率,抵消鄉村就業人數減少和勞動力外流造成的負面影響。
不同的鄉村,承擔的生態功能類型不同。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廣大鄉村地區主要位于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開發區,極少數鄉村位于禁止開發區域。鄉村既要滿足公共需求,發揮主要功能,也要滿足特色化需求,從而發揮多種輔助功能。因此要充分考慮國家規劃的主體功能,考慮各地區鄉村的多種功能,實現主體功能的有效發揮和多種功能的有序銜接。在多種功能的協調方面,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把有潛力的功能加上來,把不利于功能發揮的障礙減下去。特別是在生態涵養方面,要促進生態保育功能穩定發揮,引導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居民逐步自愿搬遷轉移。
推動鄉村生態功能再利用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生態涵養功能可逐步延伸為旅游休閑功能。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抵御自然災害,也有助于形成宜人的生活環境。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環境所形成的秀美風光,加之人文景觀,逐步支撐了旅游觀光功能。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體驗農業,正在逐步轉變為旅游休閑功能。
農民可以利用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建設鄉村旅游設施,發展休閑養老產業。筆者認為,鄉村不僅是農民的居住地,也有可能通過合理規劃,開發出品質優越的居住功能。當然,對利用閑置農房發展民宿、養老等項目,有待加快研究出臺消防、特種行業經營等領域方便市場準入的管理辦法以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辦法。
休閑旅游功能也將逐步激活鄉村的經濟和文化功能。鄉村休閑旅游和居住的契機可以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滿足當地居民和外來游客的生活、就業、休閑等需求,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工業、手工業和服務業,實現與城市產業的差別化競爭,逐步激活鄉村的經濟功能。同時,鄉村的*振興是文化功能的振興,是在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方面重拾自信,形成真正的鄉村精神與文化秩序。通過鄉村休閑旅游功能的開發,可在農業與鄉村文化之間形成自然連接,賦予鄉土產品、鄉村旅游以濃郁的文化氣息,體現古老中國的獨特韻味。
生態功能的深度開發有助于實現農村的多元化生產功能。鄉村不僅是農業的根據地,也將成為環境友好型工業和服務業的棲息地。中小型工業特別是環境友好型工業和服務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務業在鄉村的發展,都可以為鄉村人口提供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遠程工作成為可能,鄉村會成為服務外包、后臺處理、居家辦公的理想場所。屆時,都市的工作機會和鄉村的工作環境相連結,鄉村與城市之間的經濟協作將更加緊密,多種生產功能的融合交匯也將使鄉村經濟體系愈加豐厚。
讓鄉村生態功能與產業有機銜接
激活鄉村生態經濟體系,應當適度推動鄉村生態功能的產業化。既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又要促進鄉村經濟發展,需要充分認識農業生態環境的生產功能和生態功能所體現出來的對立統一關系。在具體發展實踐中,務必重視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努力使產業結構變“輕”、經濟形態變“綠”、發展質量變“優”。通過設計合理的經濟機制,包括利益驅動機制、生態補償機制、經濟約束機制、利益激勵機制和協調發展機制,促進鄉村生態功能與生產功能協調有序發展。
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還應當通過市場運作,實現生態功能與產業有機銜接,依托生態資源鏈打造風景線、培育產業鏈、構建旅游線,形成就業鏈和投資消費效益鏈。市場的活化將使鄉村生態等多種功能得到體現、市場得到激活、產業得到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鄉村的主導產業發展,要根據功能定位分析鄉村自身優勢、劣勢和外部機會、威脅,加以區別對待。例如,可因地制宜地在某些鄉村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濕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觀賞等產業;在某些地區積極發展休閑創意農業林業、鄉村游學體驗、養生養老度假、自駕露營、精品民宿等鄉村旅游新業態,打造特色鮮明的旅游鄉村;在某些地區積極開發觀光農業、游憩休閑、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將不同的體驗感受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適應精品旅游和高質量旅游需求,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
全國鄉村生態功能呈現出顯著的地域差異性。鄉村生態功能的多元差異決定了其發展定位也要適度多元化,以此激活市場、主體和要素,使各個鄉村展現出獨特魅力。在開發鄉村生態功能的過程中,務必要加強生態保護功能,逐步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確保生態宜居;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科學合理進行鄉村旅游開發;此外,還需完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總之,明確鄉村生態功能定位,有助于統籌協調鄉村開發、建設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協調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之間的關系。隨著鄉村生態經濟體系的延伸,鄉村文化在經歷諸多變遷之后將重拾自信,中國的鄉村將迎來勃勃生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