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通過移植固氮基因,成功使一種光合作用細菌獲得了從空氣中吸收氮的能力。這將有助于研究植物固氮技術,培育不需要施氮肥的農作物。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論文說,他們移植的固氮基因來自一種藍桿藻。藍桿藻是一類特殊的藍細菌,有著晝夜節律,白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夜間利用這些能量進行固氮,合成葉綠素。
這是科研人員*培育出既會光合作用又有固氮能力的轉基因生物,為相關研究提供了許多新線索,包括實現固氮至少需要多少基因、什么基因能減少氧氣對固氮過程的干擾、如何減少固氮的能耗等等。
新聞公報說,這項新成果意味著,人們也許很快就能讓農作物自行合成氮肥,節約農業生產成本,并減少化肥工業造成的污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