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橫流不見了,刺鼻的臭味兒聞不到了,綠水青山又回來了。林州市委、市政府督察組在養殖大鎮黃華鎮看到,困擾這里多年的畜禽養殖污染頑疾已得到徹底整治。
作為全省生豬養殖大縣,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年出欄生豬上百萬頭,養豬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然而,由于養殖戶環保意識不強、污染治理不達標,導致養殖污染信訪案件日益增多。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實現畜牧業可持續協調發展,環境治理已經到了不抓不行的地步。
轉型升級新路徑,實現畜牧新發展,無疑是一個痛苦的、化繭成蝶的過程,既要有迎難而上、壯士斷腕的決心,更要有堅持不懈、堅守新發展理念不放松的魄力。
今年6月初,林州市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問題。6月10日,林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動員大會,成立了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林州市農牧局成立14個督導組,對全市養殖場污染整治進行監督和技術指導。各鄉鎮(街道)也紛紛制定措施,全力推進。截至目前,林州市已關閉養殖場900余家。
黃華鎮是林州市的養殖大鎮,該鎮堅持生態發展理念,提出“帶幫轉關”思路,對養殖場不是一關了之,而是找出路、促轉型,努力打造特色小鎮。
為支持全鎮工作,該鎮黨員干部帶頭關停。黃華鎮北觀西村有一家養雞場,是一名鎮干部開辦的。這位干部不講條件,帶頭關停,半天時間就關停到位。該鎮領導班子、基點組長堅持每天召開碰頭會議,研判形勢,推進工作,在微信工作群內通報關停進展,通過曬實績、亮不足,有效促進工作開展。該鎮將養殖場關停工作同村“兩委”干部工資掛鉤,進展落后的村黨支部書記要在全鎮作表態發言,并停止其他工作,主抓養殖場關停。
一頭是環保,一頭是民生。養殖場不能一拆了之,如何把農民的損失降到*?該鎮成立銷售幫扶組,聯系輝縣、山西等周邊地區的大型加工企業及經紀人,為關停的養殖場解決銷售難題。
關停養殖場,不等于斷了百姓生計。該鎮在“轉”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圈舍基礎,發展苗圃基地,支持養殖戶轉產轉業;對按規定關停清理到位的養殖場,及時在養殖場周邊張貼公示,公開舉報電話、獎勵措施,鼓勵群眾有效監督,從源頭杜絕畜禽養殖污染死灰復燃,鞏固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成果。
昔日養殖大鎮將成為無豬鎮,黃華鎮綠染太行,華麗蛻變。該鎮共清圈35萬平方米,削減生豬2.7萬頭,蛋雞、肉雞17萬余只。
僅僅用了一周時間,全鎮186家養殖場全部關停到位,在林州市畜禽污染集中整治工作中取得時間*短、力度*、成效*顯著的戰績。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