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打造“綠色食品牌”
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打造“綠色食品牌”
農業網   時間:2018/7/23 11:23:00  來源:云南日報  閱讀數:456

  變荒山為綠洲、變廢地為寶地……在寸土寸金的時代,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省水利廳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國土廳、省農業廳、省煙草公司等部門的精心組織下,在全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正通過各項有力措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鎮雄縣芒部鎮松林村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改善了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云龍縣大栗樹茶廠對茶廠1400畝低產茶園進行改造,預計到2020年,年產值將達1億元;鳳慶縣洛黨鎮萬峰等5個行政村,農田實現了旱能灌澇能排,每年畝均增產糧食達100多公斤……

  在云南,類似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這正得益于近幾年來我省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全省上半年共投入資金23.68億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48.84萬畝,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2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目標任務的68%。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初顯,為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我省打造“綠色食品牌”打牢根基。

  提質增效 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 各地成效顯著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意見》要求,督促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2018年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省水利廳組織相關人員對全省今年上半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開展了督促檢查。

  8個督查組,分別對16個州(市)上半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開展督促檢查,專項督查工作取得初步實效。從各督查組反饋的情況來看,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德宏州等11個州(市)完成情況達到全年建設任務的60%以上,完成情況較好,各項工作開展順利。

  高標準農田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前提和保障。臨滄市自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以來,各項目區緊緊圍繞防洪、抗旱、排澇三大體系建設,圍繞“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歸并零散土地,坡地改造為梯地,旱地改為水澆地,使原來的“三跑”地變成了“三保”田地,項目區基本建成 “田成方、渠相通、管成網、路相連、林成行、澇能排、旱能灌”的高穩產農田地。同時,通過推廣綠肥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了土壤結構,提升了土地肥力,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項目區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永德縣整合資金875萬元在烏木龍鄉菖蒲塘村建設高標準農田0.32萬畝,建設灌排溝渠、田間機耕路,大力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村里能人、大戶帶動群眾一起種植洋芋、菜豆、青菜等有機食品1200畝,用于供應全鄉學校和當地市場。同時田間機耕路為2000多畝核桃、蕎麥、糧食等作物提供運輸保障。通村公路不但解決了項目區群眾出行難、生產運輸難的問題,還縮短了周邊的小村、炭山等自然村6000多村民到鄉集鎮趕集里程3—9公里,為菖蒲塘村聚集了大量人氣,增加了購買能力。

  全省各地通過項目建設,實施水利、農業、科技等綜合措施,進行溝渠田林路綜合治理,橋涵閘站科學配套,項目區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高產、穩產、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產業提質增效水到渠成。

  鎮雄縣芒部鎮松林村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改善了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農作物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了耕地的綜合生產能力,耕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農業潛在優勢得以發揮。項目區糧食畝產由原來的290公斤增加到410公斤,畝均增產120公斤,畝均增收240元。

  結構調整 項目建成后 產業結構調整步入正軌

  以前,想種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但由于土地貧瘠、水利條件不達標,只得望田興嘆。

  農戶并非不想種植高附加值的產品,當地政府也并非不想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那要如何破局呢?歸根到底,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土地和水源,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建設正好從根本解決了這一問題。

  鎮雄縣芒部鎮松林村正是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當地糧食畝產平均提高了120公斤。帶來的利好還不僅如此,據介紹,當地通過項目推進,產業結構得到調整。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更多群眾自發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實現畝均增收1500元。

  據省水利廳統計,今年上半年我省共建設機耕道路2426公里,修筑溝渠、鋪設管網6330千米;完成坡改梯、土地平整18.6萬畝,實施生物農藝措施4.29萬畝,新增耕地面積2.41萬畝,新增高效節水農業面積28.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初顯。

  土地平了、水肥到位了,不少原本不敢想不敢種的作物都成為了當地農民致富的好幫手。在距離雙江縣城13公里的沙河鄉陳家村委會尾帕自然村的高山上,有一座云霧裊娜、景色迷人,仿若世外桃源的莊園——榮康達烏龍茶莊園。走進風景如畫的榮康達茶莊園,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在茶香幽幽中,恍如步入仙境。雙江榮康達投資有限公司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搭建平臺進行土地流轉后,投入技術、資金,并聘請臺灣和泰國制茶大師,將多種優質茶樹與當地古茶樹嫁接后的茶葉進行精心制作,培育出了高山烏龍,獲日本、美國、歐盟有機認證。

  榮康達烏龍茶莊園在流轉的土地上統一規劃,進行溝渠、機耕道路、土地平整坡改梯等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幾年的建設,茶園建設達到規模,水、電、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已建成。在土地流轉建設中,當地農戶既得到土地流轉金,共2000多畝960多萬元,每年還可以到公司務工常年均50人左右,收入達100多萬元,帶動當地農戶經濟發展,為脫貧攻堅奠定基礎。目前,雙江榮康達烏龍茶莊園年產30噸高山烏龍茶。另外,由于地理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的優越性,該莊園還擬將建設“世界茶源”博覽園區,并與當地政府同心協力,樹立雙江品牌,致力于將勐庫大葉種茶打造成世界名片。

  盛夏時節,走進位于*佛教圣地雞足山腳下的煉洞、新川、大壩子4.2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寬闊平直的田間道路伸向四面八方,統一建筑風格的農家小院在驕陽映照下格外溫馨,翠綠的葡萄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處處呈現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景象。這片旱能澆、澇能排、田成方、林成網,溝、渠、路、橋、涵、閘全面配套的山區連片農田建設區,就是賓川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的集中體現。2017年,賓川縣優質水果總面積達28.43萬畝,總產54.11萬噸,總產值40.11億元,其中:葡萄17.13萬畝,總產35.22萬噸,產值29.19億元,占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7.58%,成為全國縣級*的早熟優質鮮食葡萄生產基地。

  賓川縣通過持續不斷的中低產田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釋放土地“潛能”,累計建成“田成方、路相通、管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穩產田地46.2萬畝,高效節水面積達到22.5萬畝,高效推動了賓川縣高原特色農業健康發展。

  保山市通過中低產田地改造,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改善了1.2萬畝咖啡基地的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受益群眾300余戶,為提高產量和提升咖啡品質奠定了基礎。2017年,全市咖啡種植面積18.3萬畝,咖啡豆產量3.1萬噸,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脫貧致富 高標準農田項目推進 農民富了村子美了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長郭大進談及當地脫貧實踐時,拿著手中的一只“昭通蘋果”不無驕傲:“昭通種植蘋果的歷史有近80年,現在種植面積40萬畝,產值30億元,帶動30萬貧困群眾增加收入。蘋果儼然成了當紅產業,打開昭通人的朋友圈,個個在賣生態高原蘋果,紅蘋果變成了‘金蘋果’。”

  昭通蘋果是當地*富知名度的農產品之一,如何將產業做大做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為提高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今年,昭通市昭陽區農投公司融資4000余萬元,在北閘鎮建設高標準農田1萬畝,其中核心區4000畝。目前,項目已實施完成投入使用。在項目區,由昭陽區農投公司負責承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入股參與,采取“農投公司+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在北閘鎮共同建設*萬畝蘋果產業園核心區——現代矮砧密植蘋果示范園4000畝,示范園畝均種植蘋果200株,2年掛果,3年初步進入豐產期,畝均產量2.5噸,產值1.5萬元。

  昭陽區北閘鎮副鎮長歐昭驛介紹,該項目覆蓋北閘鎮紅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貧困戶624戶3380人,貧困戶主要采取戶均托管1畝果園的方式入股參與,前三年戶均每年可獲得收益7400元,3年豐產后戶均每年增收1.2萬元以上。同時,產業園可解決當地就業人員1300余人,其中,紅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貧困戶1000人,流轉土地農戶300人。綜合核算下來,產業園可以確保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戶均增收1.4萬元。

  臨滄市鳳慶縣是*貧困縣,近幾年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合資源,不斷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增強土壤肥力,實現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臨滄市鳳慶縣鳳山鎮安石村,整合“省級水利專項資金中低產田地改造補助經費”項目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投資352萬元,建成3100畝茶園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建成小水池(窖)、取水壩、小水塘等小型水利工程5件,農田灌溉溝渠8公里,農田灌溉管網工,2件106.04公里,田間機耕路4條16.2公里,安裝噴頭750個。示范區內茶葉產量提高了,品質改善了,實現產量和價格雙重增。年均畝產干茶205公斤,比全縣畝均108.2公斤增96.8公斤,增89.46%。每公斤均價29.8元,比全縣均價21.4元增8.4公斤,增39.25%。每年3100畝茶園,收獲總產63.55萬公斤,創總產值1893.79萬元。純增產30.01萬公斤,純增收894.24萬元,有力提升了項目區農戶生活質量,助推了脫貧攻堅。

  高標準農田建設典型

  近年來,我省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到哪里,示范樣板建設就到哪里的思路,將項目建設主動融入全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中,著力加強農業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云南農業品牌化發展;助推農業產業化調整,擴大產業規模和效益;不斷夯實農業基礎設施,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通過多種方式,在全省各地集中打造了一批示范樣板,對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為云南省打造世界*“綠色食品牌”奠定堅實基礎。

  元謀

  大力發展高效節水 補齊冬農發展短板

  元謀縣發展冬季農業條件得天獨厚,但長期以來“缺水”這一難題制約著農業產業快速發展。據測算,元謀縣每年需水量在2.5億立方米以上,可缺口水量高達1.2億立方米以上。2016年5月,元謀縣元謀大型灌區丙間片11.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正式啟動,著力破解農業生產缺水“*后一公里”難題。2017年初,我們來到元謀縣采訪時,該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面對未來大家信心滿滿。2018年3月,我們再次來到元謀縣采訪,工程已基本完工,“建立了完善的運行體制機制,農田水利改革效果逐步體現,支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明顯增強。”項目負責人介紹。黃瓜園農戶老劉說:“高效節水項目的實施和節水灌溉的推廣應用,方便了農戶。不用跑遠去拉水,‘滴’一聲,刷卡后水就流到田里,回家吃個午飯,再刷*,就灌溉好了。算下來,每畝地每次灌溉平均節水85立方米以上,節約水費、勞動力等成本1500元。”

  如今,“元謀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農田水利改革案例。近幾年,我省大力推進農田水利改革,除楚雄元謀外,大理賓川、曲靖陸良等地改革效果成效顯著。

  臨翔

  以高標準農田建設 推進茶產業大發展

  就臨滄區域的普洱茶來說,目前*為知名的產區為雙江縣勐庫鎮和臨翔區邦東鄉。在市場層面上,這兩個產區往往被其中*為有名的行政村甚至村民小組的名聲所替代掩蓋,前者是冰島,后者為昔歸。比如昔歸,僅僅只是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下轄的10個村民小組之一,而整個邦東鄉,古茶園總面積約為7745畝,昔歸所占的比例,不到二十分之一。

  來到邦東,大家都會為豐富的茶產業資源而感嘆。隨著普洱茶市場需求的增加,如何將產業做得更大,讓好茶銷售到更多的地方?

  當地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邦東鄉積極推進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結合自身地理位置、農田土壤等特點,大力推進邦東鄉茶葉產業發展。

  邦東鄉地貌高山峽谷居多,山間礫石遍布,不適合大面積的蔬菜糧食類種植。但因其毗鄰瀾滄江,邦東鄉依據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深厚的人文底蘊、豐富的物種資源,大力開發引進石介茶優良品種種植。為防止土壤污染,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邦東鄉出臺多種種植規范,禁止使用化肥農藥,禁止亂砍亂伐,修筑梯田,整治坡面水系,降低土面坡度,改良耕作制度,坡地基本實現梯田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mt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