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湖北共有*星創天地29家,省級星創天地63家,共入駐創業個人、團隊共計5074人,培育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1468家,形成了一支具備較大規模的農業農村雙創生力軍。
據湖北省科技廳相關人員介紹,2016年7月,科技部發布《發展“星創天地”工作指引》,動員和鼓勵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職業農民等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深入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在星創天地建設運行過程中,湖北逐步探索形成了5種具有代表性、可復制推廣的典型發展模式。
龍頭企業牽引帶動模式,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牽頭,面向社會開放部分資源,吸引創業個人、團隊依托其業務體系、產業鏈布局開展創業活動。
農村電商土產營銷模式,圍繞當地特色農產品生產銷售,以電商平臺企業、培訓機構為主,面向創業主體開展電商技能培訓、電商平臺推廣、基層實體站點建設等創業服務。
科技園區創業集聚模式,以*、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為依托,拓展園區創業孵化功能,以優惠條件提供辦公場地及各類創業服務,推動園區內創業主體集聚、新創企業成長。
高校院所成果轉化模式,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職院校等事業單位法人,開展技術服務、技能培訓,以創業形式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孵化機構培育創辦模式,運營主體是具有豐富經驗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專業運營機構,通過將其他領域的成熟做法引入農業領域,進一步拓展業務空間,促進農業農村雙創加快發展。
“星創天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眾創空間,不僅催生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業、青年農場主、科技型農業企業家,還帶動了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提升了農村和縣域經濟的活躍程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