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次會議上強調,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
短短3個月時間后,7月2日,甘肅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在蘭州宣告成立。協會將加快建立完善甘肅省特色農產品市場銷售網絡體系,有效解決農產品賣難和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問題。
近日,農業農村部和甘肅省委省政府又將在蘭州舉辦2018西北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暨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這將是近年來甘肅農業領域舉辦的層次*、規模*、客商*多、內容*豐富的*產銷對接會。
抓住產銷對接這個牛鼻子,打出接二連三的組合拳,推動產業扶貧這個脫貧攻堅的硬支撐真正硬起來,正是甘肅全力推進產業*扶貧的縮影。
今年以來,甘肅深入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扶貧*脫貧,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一戶一策”*到戶扶貧政策措施,明確產業發展主攻方向,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創新運作模式,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力促產業扶貧政策*到戶,讓家家戶戶都有致富經
發展產業是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
甘肅人很是自豪——異彩紛呈的資源稟賦,讓千里隴原培育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多個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目前甘肅中藥材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1位,馬鈴薯面積、產量居全國第3位和第2位,蘋果面積、產量居全國第2位和第5位。
甘肅人頗為尷尬——長期以來,甘肅許多貧困戶窮就窮在沒啥產業上。
今年2月,甘肅圍繞做大做強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出臺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一攬子出臺六大產業*扶貧三年行動工作方案。
但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特色優勢產業*落實到每一戶貧困戶?
甘肅改變以前單純自上而下設計到村到戶項目的辦法,落細攻擊點位,在58個貧困縣區逐戶開展了六大特色產業發展目標與“一戶一策”*扶貧計劃產業需求的對接。
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反復對比測算,甘肅梳理出今后三年主要依靠種養產業脫貧和主要依靠“勞務+種養業”脫貧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共35.15萬戶、147.55萬人,占全省尚未脫貧人口總數的78%。
摸清了貧困戶種養業需求,甘肅一方面逐級制定方案,將產業脫貧任務*分解到戶到人,一方面出臺產業扶貧到戶項目資金扶持政策,調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積極性。甘肅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拿出近120億元,實施規模空前的產業到戶扶持政策,人均不少于5000元、戶均*多3萬元,一半資金直接到戶支持產業發展、一半資金用于入股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發展產業分紅。
甘肅改變以往直接給貧困戶發補助的辦法,開出“獎補”的藥方,確保扶持資金再不是簡單地一分了之,真正發揮推進產業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作用。
43歲的寧縣中村鎮鄧家村貧困村民李必劍,以前只是靠著家里的幾畝薄田刨光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年初,聽說發展產業有補助,這輩子從未種過果樹的他,在小麥地里種起了3畝果樹,前一陣麥收后,他又開始準備套種柴胡。李必劍算了筆賬,蘋果樹長大有收入,賣藥材也有收入,縣里還給1萬元獎補資金。
產業扶貧到戶項目資金扶持,不僅像酵母一樣,“獎”出了像李必劍這樣的貧困戶以前不敢想的致富計劃,而且還為夯實產業到戶扶貧提供了抓手。
李必劍不會種果樹,除了有技術人員直接到地頭給他培訓外,縣里還提供補貼,讓他的兒子參加相關培訓班。今年,甘肅專門為622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駐村幫扶工作隊選派了1名農業科技人員,確保每個貧困戶發展產業都能及時得到“一對一”的技術指導服務。同時,省里還引導督促各縣市區在縣、鄉開展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截至目前,58個貧困縣共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021場次,培訓農民63.8萬人次;10個市州已累計舉辦深度貧困村扶貧干部培訓班94期,培訓貧困村村書記等1萬余人,有力提升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技能。
探索帶貧利益聯結機制,將貧困戶“鏈接”到全產業鏈上來
一個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有多強?
在慶陽市,甘肅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一家企業養雞養羊,就帶動了100多個養殖專業合作社,還帶動了1000多戶有經驗有能力的貧困戶直接與中盛農牧簽訂合同,建立獨立的家庭養殖場。
隨著3600萬只白羽肉雞全產業鏈項目和1000萬只肉羊產業化項目啟動,中盛農牧還建起了從飼草種植、精飼料加工、雞羊養殖、定點屠宰、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終端銷售到網絡交易的全產業鏈,帶動一大批貧困農民和諸多行業圍繞中盛農牧發展,形成一個龍頭企業帶領眾多小型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局面。
龍頭企業是產業化經營的橋梁和紐帶。但是,甘肅許多貧困地區,都缺少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即使有,大多小而弱、帶動性差。
今年以來,甘肅按照每個貧困縣每個特色產業至少培育1家龍頭企業的要求,采取“外引”和“自建”相結合的辦法,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引進力度。省里篩選確定了德青源雞產業、中天羊產業、康美牛產業、正大豬產業、天士力藥產業等扶貧帶貧企業。
7月1日,榆中縣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正式開工。不僅僅是榆中,甘肅省已有渭源、西和、禮縣、宕昌、天祝、古浪、涼州等8個貧困縣區與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將運用“政府+社會資本或銀行貸款+企業自籌”的產業投資模式,通過政府享有所有權、企業享有經營權、貧困戶享有收益權的三權分置,推動貧困群眾、貧困地區以及扶貧企業多方共贏。
在產業發展基礎弱、短期難以引進龍頭企業的貧困縣,甘肅全面實施1000億元特色產業工程貸款、500億元農產品收購貸款,扶持壯大龍頭企業。結合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三變”改革,探索了“國有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組建國有獨資企業,對接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群眾抱團脫貧。
如果說龍頭企業是產業脫貧主力軍的話,合作社就像毛細血管,一頭連著龍頭企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是農民進入市場*可靠、*便捷的“娘家人”。
然而,截至今年2月,甘肅省622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3720個深度貧困村中,未建立合作社的有194個,建立1家合作社的有1785個。而且,大多組織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產業鏈條短、盈利水平低。
今年,甘肅決定8月底前實現貧困村農民合作社全覆蓋,并且每個貧困村圍繞種植養殖及特色產業建立至少2個以上農民合作社。
甘肅投入2億元資金,扶持全省貧困村新建合作社。臨夏州、甘南州、天祝縣“兩州一縣”和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新組建合作社每個補助10萬元,其他縣新組建合作社每個補助7萬元。截至7月6日,已新組建1239家合作社。
貧困農民發展能力弱、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差。面對市場大潮的風浪,如果合作社與貧困戶脫離、利益上脫節,缺乏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再*的“一戶一策”脫貧計劃也難以實現。
只有幫助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共同致富的利益聯結機制,讓他們帶著貧困戶干,才能讓貧困戶全方位參與到現代農業產業鏈條中來,脫貧增收才能有保障,產業扶貧才有質量。
甘肅積極推動“股份合作”利益聯結形式,發展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技術入股、勞動力入股、農機裝備入股等方式,發展不同形式的股份合作社,用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兩手并用的辦法把貧困戶聯結到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在精心打造利益聯結機制的同時,甘肅努力創新,通過訂單收購、利潤返還、生產托管等多種方式,精心打造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
完善流通營銷和風險防控體系,全方位為產業扶貧保駕護航
特色產業規模壯大起來了,生產發展起來了,如果市場銷售跟不上,產品出現滯銷,就會影響產業脫貧乃至脫貧攻堅的大局。
現在,隨著甘肅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的成立,甘肅省貧困縣的22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經銷商和大戶將“握緊拳頭”,“抱團”出省,直接對接京津滬、粵港澳大市場,天津、福州、廈門、青島等與甘肅省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關系的大城市,以及成都、重慶等周邊區域大市場和中心市場,積極擴大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范圍和銷售渠道。
網絡,讓現實中的千山萬水變為虛擬世界中的近在咫尺。甘肅積極開展電商扶貧,引導貧困村種養和經銷大戶、家庭農場積極開展農產品網上交易,形成貧困地區農產品線上線下立體式產銷對接體系。
蔬菜、瓜果等鮮活農產品由于易腐爛、難儲運,受市場、信息、氣候等因素影響大,容易出現局部地區個別品種“賣難”。為了破解這一難題,甘肅加快推進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今年,省財政已安排2億元專項扶持資金,補助有需求的貧困縣貧困村果蔬保鮮庫建設,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產銷大戶和供銷社等建設主體,當年新建貯藏能力20噸以上的果蔬保鮮庫,按每百噸10.5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自然風險、疫病風險、市場風險,可能會給貧困戶帶來巨大損失甚至滅頂之災。甘肅初步構建保險保本墊底、入股分紅保底、公益崗位托底和低保兜底的“3+1”的保險保障體系,健全完善風險防范機制,讓產業發展進入良性運行的軌道。
按照六大產業全覆蓋、貧困戶一戶不落的要求,甘肅構建“中央補貼險種、省級補貼險種、市縣補貼險種”相互補充的風險保障體系。在繼續開辦現有10個中央補貼險種和蘋果、中藥材2個省級補貼險種的基礎上,圍繞牛、羊、菜、果、薯、藥等六大特色產業,推出了支持貧困地區18個特色農業險種,尤其是針對貧困戶的農業綜合保險,三年擬投入38.2億元保費補貼資金,進一步擴大保險規模,提高保險金額,降低保險保費,實現農業保險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所有種養產業全覆蓋。在對所有險種普遍提高保額和降低費率的基礎上,對貧困戶在保費分攤上予以優惠。
甘肅還健全完善農業成本保險和價格指數保險,積極探索貧困戶入股保底分紅機制,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市場信息分析預警,提升產業發展自然風險、疫病風險、市場風險防控水平。
同時,甘肅加快引進省外、國外種養優良品種,滿足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良種需求。加強縣鄉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強化畜禽重大疫病強制免疫,在充分發揮鄉鎮畜牧獸醫站和村組防疫員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注意發揮好龍頭企業、養殖大戶防疫多元社會化技術服務功能,抓好肉牛等大牲畜普通病防治和高致病性動物疫病預防工作。
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還有大作為。甘肅將一如既往,不畏艱難,不斷完善一個個產業扶貧政策頂層設計,讓更多貧困人口因產業發展而摘掉窮帽,奮力奔向全面小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