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姜堰區舉辦首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來自該區16個鎮(街)代表隊的30名農檢技術高手參加角逐。這是姜堰為本地果蔬產品培養高水平“安全衛士”的實質性舉措。
“舉辦此次技能競賽,旨在培育一批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檢驗檢測技術的專業人才,提升姜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精細化管理水平,助推姜堰農業高質量發展。”姜堰區農委主任王國斌說。
姜堰有30多萬畝蔬菜種植基地,年產黃瓜、番茄、豇豆等各類蔬菜80多萬噸。這幾年,姜堰通過推廣先進技術,示范科研成果,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等路徑,于去年創成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為鞏固創建成果,從源頭守住“舌尖上的安全”,姜堰致力培養高水平的“安全衛士”,將殘留農藥等檢測服務延伸到鄉村田頭、蔬菜大棚。
經過精心策劃,姜堰區農委、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首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要求各鎮(街)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檢測人員參賽,同時鼓勵果蔬種植基地和農產品加工企業質檢人員報名參賽。5月30日前,各鎮(街)通過初賽等程序,選拔推薦了30名農檢技術高手進入決賽。
泰州市雙緣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丁謙軍,在沈高鎮夏朱村種植了200多畝蔬菜。從田頭到市場,丁謙軍構建了一條瓜果蔬菜產銷的生態鏈,去年凈掙140多萬元,成為沈高公認的瓜果蔬菜“大王”。丁謙軍看到比賽通知后,主動報名,積極備戰,白天田頭試著操作,晚上床前翻書學習,苦戰半個月,順利通過選拔賽,進入決賽。丁謙軍說,他報名參賽的目的不是拿名次得獎,而是借助這次機會,多學些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知識,提高檢測技能,從源頭上管控綠色蔬菜的種植和生產,進一步做大無公害瓜果蔬菜產業經濟,讓更多的市民吃上“放心菜”,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
此次技能競賽活動分理論知識和定性檢測現場操作考核兩大塊,理論知識考核采取閉卷筆試的方式,主要考核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檢驗檢測技術知識等;定性檢測現場操作考核主要考核蔬菜中農藥殘留的定性檢測技術,占總分的80%。30名農檢技術高手分組依次登場,分步檢測小白菜和黃瓜的農藥殘留量。評委們仔細對準評分細則,逐個環節打分。
決賽現場,橋頭鎮監管站的農檢技術員楊晶每個動作都嫻熟自如,*終以97的總分獨占鰲頭,被授予“泰州市姜堰區五一創新能手”榮譽稱號;沈高鎮林靜華、羅塘街道王小慧獲個人二等獎,被授予“泰州市姜堰區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橋頭鎮陳琦、華港鎮王晶晶、婁莊鎮祝鳳獲個人三等獎。
楊晶說,自己雖然獲得一等獎,但在檢測樣品結果的準確度方面還有瑕疵。“今后,我將以這次競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習和實踐操作,力爭每個環節都完美無缺,確保檢測*率*。同時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蔬菜種植戶,共同構筑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地。”
“本次競賽不僅是全區基層農產品檢測技能高手的一場比拼,更是基層農檢隊伍的*全面檢閱,必將促進和強化農檢人才隊伍建設。”王國斌說,可喜的是,這次有14位種植大戶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質檢人員參加決賽,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目前,比賽的全套考試資料成了“香餑餑”,各鎮(街)爭相留存。同時,各地不少種植戶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爭相邀請參賽選手“傳經送寶”,激發和調動了大家學習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知識和技術的熱情。“今后,我們每年都會舉辦這樣的比賽,培養更多的守護農產品質量的高水平‘安全衛士’。”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