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長沙全方位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圖)
長沙全方位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圖)
農業網   時間:2018/7/27 9:05:00  來源:湖南日報  閱讀數:374

美麗鄉村建設

  近日,艷陽高照,無人機鏡頭下的湖南長沙市長沙縣廣袤鄉村,青山疊嶂、綠水蜿蜒、道路潔凈、房屋光鮮。

  這組畫面,正是近年來長沙縣致力鄉村人居環境改善,建設美麗鄉村的成果。目前,全縣114個行政村中已成功創建5個省級、32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整個鄉村呈現出了“布局美、環境美、產業美、生活美、風尚美”的新格局。

  生態共建,山、水、村、田、湖鋪就鄉村美麗畫卷。

  車子在被攝影家譽為“水杉隧道”的路上前行,旁邊瀏陽河的一級支流三叉河也緩緩流動,河中水杉的倒影,加上藍天白云的陪襯,儼然一幅*的水墨畫。

  三叉河與瀏陽河交匯處,江背鎮人獨具匠心,在此搭建玻璃橋、筑防洪堤、修建涼亭,讓這一片水域成為了*的休閑觀光地帶。

  本是治水,卻讓水成為了一處美景。“其實治水就是要做到水清、流暢、岸綠、景美、人歡。”江背鎮黨委書記張登武告訴我們,江背鎮在營造山清、水綠、空氣清新高顏值環境基礎上,開展河湖示范建設,讓河湖成景點,讓鄉村有看頭。

  “我準備徹底退出生豬養殖,把水塘承包下來養魚、養蝦。”果園鎮的黃小燦曾經是鎮上有名的養豬大戶,如今卻準備轉型。

  長沙縣曾經是全國排第二位的生豬產出大縣,養殖密度更是列全國首位,近年來在生態立縣目標引領下,實現了畜禽養殖總量控制,推進生態清潔養殖,還群眾一汪清水,一座秀美山村。

  其實,長沙縣提倡的生態發展理念就是:山、水、村、田、湖是鄉村綜合體、山水綜合體、田園綜合體,更是生態共同體。因此,山,以綠化保護為主;水,以治理修復為主;村,以整潔美化為主;田,以特色產業為主;湖,以靜養凈化為主。

  “我們要緊扣生態這個主題,通過有效治理,讓山、水、村、田、湖向美麗靠近,依托干支相連、四通八達、快捷通暢的‘四好農村路’,展示生態共同體,延伸美麗經濟產業鏈。”長沙縣委書記曾超群對生態共建作出了詮釋。

  綠色經濟,帶來產業興、農民笑、游人樂。

  一到周末,彭正祥的幸福就寫在臉上,他的5間民宿房肯定滿客,吃住加上賣點土特產,有時*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以前在外做油漆工,累不說,還沒時間陪家人,后來在家養豬是又累又臟,還賺不到多少錢,還是做民宿好,房子生錢,人不累。”彭正祥是開慧鎮錫福村人,這兩年隨著來錫福旅游人數的增加,他的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上個月光民宿收入就超過1萬元。

  錫福村位于長沙縣東北部,是一個相對偏僻的山村,2008年前全村主要靠種田、養豬為生。“山清水不秀、到處豬屎臭、遍地是垃圾、吃水也發愁”是當時錫福村環境的真實寫照。

  “不改變,錫福村就廢了。”2008年,新一屆村支兩委班子上任,決定從改變環境抓起,成立保潔隊伍,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垃圾分類、污水凈化處理、開展鄉村文明建設……經過多年治理后,錫福村再次變得山清水秀、生態宜居。

  2015年,有顏值的錫福村被湖南慧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看中,雙方結成互助共同體,發展民宿產業。合作中村委會負責牽頭協調、土地流轉;公司負責民宿設計、營銷推廣;民宿村民則負責經營民宿和接待游客,其收益按照村集體10%、企業30%、農戶60%的比例,由三方共享。

  “這樣的合作模式,大家捆綁在一起,效果自然就好。”錫福村黨支部書記林益明說,如今村里已發展了21家鄉村民宿,去年民宿總收入就超過了300萬元,還帶動了當地餐飲、水果、農產品等產業的發展。

  文化滋養,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靈魂。

  走進開慧鎮葛家山村,公園里、建筑物、走廊上、墻上,隨處可見“孝”文化的宣傳內容,孝道文化貫穿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同時,葛家山村在傳承、研習、甄別傳統“二十四孝”的基礎上,推出了“新二十四孝”(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陪父母看場電影等)。

  “如今我們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孝道村’,外地游客慕名帶著孩子來接受教育。我們還在此基礎上,打造了樂和大院、紅色文化培訓中心等項目,去年文化產業給我們村帶來了10多萬元的集體收入。”葛家山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時茂告訴我們。

  近年來,長沙縣還結合各地傳統文化傳承脈絡和地理資源特點,打造了以“忠文化”為核心的金井鎮雙江社區、以“和文化”為核心的安沙鎮和平村、以“家文化”為核心的高橋鎮金橋村等8個首批精神文明建設示范點。

  不僅如此,長沙縣堅持文化惠民,近幾年投入5.5億元建成以縣級文化中心為龍頭,以鎮街綜合文化站為主干,以村(社區)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為網點覆蓋城鄉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縣擁有綜合文化站20個、農家書屋280家、村(社區)文體活動室197個,“十分鐘文化圈”儼然形成。

  長沙縣文明辦負責人說,注入文化力量的美麗鄉村才有魂、有味,也更可持續,老百姓也更具幸福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jtt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