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曾經是一個貧困的小村落,有這87戶貧困戶,脫貧攻堅任務艱巨,通過加入蘑菇種植合作社,共同種植蘑菇,慢慢在擺脫貧困的路上。這樣的故事常常激勵人心,尤其是貧困地區。
很多地方的村民往往看著什么賺錢,就一起干一件事,有些成功了,建立了自己家鄉的特色品牌,不斷建設,走在良好發展的路上。而有些跌倒在半路上,成為隱沒鄉間的悲慘笑話。
前幾年大吵大熱的特種養殖,許多農民都跟隨建立養殖場,準備大干一場,卻沒有考慮到市場的狹隘性,紛紛失敗,損失慘重,更何況,污染了當地環境,逼得政府不得不采用大量人力物力去整治環境。比如,福建的陳城鎮就為了防治環境污染,出動城監中隊、村建站、環保站及各村工作人員65余人次,對轄區內牛蛙養殖場開展拆除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拆除養殖面積約達7300平方米。實在很難想象,當初大熱的牛蛙養殖會到了如今的地步。
想要一起致富是每一個村莊擁有的美好愿望,但要實現這個愿望靠盲目的跟隨努力是不行的,一時不慎,就會搞得一起摔跤。致富成功的例子上,無一不是花盡了心思,發揮自己的特色,結合當地的情況,引進新的品種,開展網上的銷路等等。沒有誰的成功是隨隨便便就能來的。
另外,在養殖業上還要特別注意環境的問題。因為畜禽的生長和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曾經有一個山村,一個人養羊致富了,一群人都跟風養羊,毫無節制,結果牧場的草地出現了荒漠化,生生把一個好的產業掐死在了毫無計劃性的跟風之中。良好的布局建設,特色的發展,現代的應用,豐富的銷路,是致富道路上需要考慮的,想要真正穩定的致富,需要更用心的付出,不止是體力上的,還有頭腦上的考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