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間庵、一個人,撂下碗都出門,天抹黑才進門。現在,一院房、一家人,出門小游園,擺弄小菜園,誰不說俺幸福啊!”近日,走進內鄉縣王店鎮王灣村幸福大院一號院,65歲的貧困戶陳明華眉眼間滿是喜悅。
“幸福大院”怎么建?
王店鎮在農村危房改造實施過程中,針對村里“四類人”尤其是有重建需求的獨居老人戶、散養五保戶,按照“老地方安置、老鄰居湊對、老話題相處、老來樂有為”的原則,改變一戶一宅重建的方式,因地制宜聯建幸福大院,實行集中居住,就近就地養老,互幫互助,分戶生活的運行模式。騰出來的宅基地變身“小菜園”、“小游園”,讓老年人老有所樂。
“我們王灣村已建好幸福大院四處共入住19戶,既圓了老人們的安居夢,又成了他們抱團養老的樂園,還節約了土地資源,一舉多得。”王灣村村支書陳新立告訴記者。
幸福從哪里來?
“以前土坯房,就怕下大雨,現在屋寬拎包都入住,政府給俺配的樣樣齊全,你說這日子咋能過不美氣,俺現在可真是享福啊!”四號院的王榮甫一說起眼下的生活樂成了花。
只見一室一廳的屋內光線明亮,收拾得一塵不染,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王榮甫笑言,活大半輩子沒吹過電風扇,這開關一摁清風自來,老蒲扇也退休了。
幸福大院里老人們的幸福還不只如此,提起上個月與死神擦肩而過,三號院74歲的五保戶陳文懷眼含熱淚。“要不是住進幸福大院,還有俺的好鄰居陳占榮,這條老命都沒了。”
6月8日清晨,陳占榮發現慣常早起的陳文懷8點了還不起床,來敲門也沒人應聲,就急忙撞開門并撥打120,將突犯急病已昏迷的陳文懷送進縣醫院急救。
“你看這是占榮的鑰匙,今個他進城了,就把房門鑰匙留給我。感謝黨的好政策,住到這里,相互有照應,心里也敞亮。”陳文懷展示別在腰間的鑰匙。
住在大院的老人們互相幫襯著,誰有個頭疼腦熱,誰家改善生活,相互端碗熱飯、說句暖心話,彼此感受著家人的溫暖。
“親家母你坐下,咱倆說說知心話……”一陣歡快的豫劇曲調繞過碧瑩瑩的豆角秧、滴溜紅的辣子椒,催促著左鄰右舍快來集合。“老憨,今個播放《朝陽溝》呀!”二號院73歲的五保戶王福德開心地掀開竹簾子,搬出小馬扎。
“俺有個唱戲機,王福德會講故事,湊一塊熱鬧哩很!”王老憨和鄰居們聽著、哼著、陶醉著!
“啥話到福德嘴里,就好聽得很!沒事俺們也來串門聽戲,聽聽福德講政策、說故事。”七鄰八舍的老鄰居也陸續圍了過來。
“感謝黨恩跟黨走,幸福大院來養老。俺們趕上好時候了!”王福德指著墻上鮮紅的大字感恩滿懷。
“幸福大院的選址都離村上的醫務室及黨群服務中心很近,這樣老人們就醫、訴求都方便。下一步,本著自愿原則,準備再規劃5個村,依次鋪開,讓‘幸福模式’全面開啟。”在馬堂村幸福大院建筑工地上,該鎮黨委書記朱洪玉介紹。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