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盛夏,富民東村鎮中民村委會瓦房村的中草藥種植基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王興連是瓦房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一年她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一份穩定可觀的收入。
近年來,東村鎮積極探索符合本鎮實際、注重群眾脫貧的致富之路,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引進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產業,使傳統農業得到發展,農民收入翻番。
“以前我們種苞谷,一年就是幾百元的收入。企業包地、我們打工,就有兩份收入,比以前好多了。”王興連說。中民村委會主任付紹飛介紹,以前農戶以種植苞谷為主,每年收入不到1000元。2016年4月,東村鎮引進企業,建設一個中草藥種植示范基地。“企業從農戶手里流轉108.7畝土地,土地租金800元一畝,農民還可以在里面打工增加收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個月有1600元工資,企業也按時兌現,這為下一步脫貧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付紹飛說。
除了發展中草藥種植,東村鎮還將市場經濟和地緣優勢相結合,樂在村委會種植結構調整全面展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果產業,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推廣種植軟籽石榴。2013年至今引進種植了300多畝軟籽石榴,通過考察及試種,產值提升,市場前景大好。樂在村委會黨總支書記焉文鋒說:“2013年,我們到賓川、會理一帶考察,考察后覺得種植軟籽石榴經濟效益非常好,一畝能達到4萬元左右的產值。回來后結合氣候特點,2013年試種3畝成功,今年將擴大規模到300畝。”農戶通過土地流轉,每畝地獲得1000元收入,同時到基地上打工,每個月可增加1000元至2000元的收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