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干縣在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中,積極順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需求,在全縣范圍內大力推行“大田托管”模式,念活“農字經”,甘當“田保姆”,傾心服務三農,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新渠道,繪就了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
新干是典型農業大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達6萬多人。如何讓外出農民安心務工,又不出現拋田摞荒的現象,該縣供銷部門緊緊圍繞破解農業農村改革中“誰來種地”“地種什么”“地怎么種”難題,廣泛聯系各類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種糧大戶,依托村委,持續采取“半托、全托”形式開展土地流轉和“大田托管”工作,打造“農民外出打工,供銷合作社為農民打工”的服務品牌。在不改變土地經營權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的原則,以“半托、全托”等形式對農戶土地進行大規模“保姆式”托管,由合作社統一采購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合作社對作物進行統一耕種、統一防治、統一收割、統一收儲、統一銷售并且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實現了整合農村土地資源、解決農村勞動力、農業增產增效的多重目標,讓農民不再各自為戰,實現了抱團發展。
江西利盛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是該縣供銷社牽頭成立的*家大田托管企業。公司負責人鄧建軍介紹,他于2016年注冊資金1200萬元,在城南工業園區建設占地15畝的廠房,安裝烘干機40臺,日烘干能力500噸,主要提供大田托管、良種、農資、糧食倉儲、加工、銷售等服務。公司還采購了6臺農業植保無人機,對農業病蟲害、農作物長勢進行實時監控、施藥、授粉、施肥作業。沂江鄉靠近工業城,農民洗腳上岸、進廠務工的較多,全鄉有7000畝左右土地進行了托管,成為全縣推行“大田托管”較多的鄉鎮之一。東湖村委會東湖村村民陳俊偉告訴筆者,他把家里大田全部交給江西利盛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托管,不但能夠安心在廠里打工,“外托”的大田每畝可以獲得土地租金和分紅650元,比直接出租土地要多出200元左右。
“大田托管”的推廣,推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該縣通過招商引資、選商引智、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多輪驅動”推動資本、人才、項目落地,吸引了一大批來自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的投資者、創業者,紛紛來到該縣加入“大田托管”的隊伍。江蘇客商張鳳明看中城上鄉大坑村得天獨厚的農業生態環境,投資1000多萬元,托管土地1000余畝,建成集水果種植、休閑觀光、餐飲物流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基地,并成立了新干縣鑫曜果蔬專業合作社。現在,該基地擁有高密植水蜜桃、油桃、黃桃、白桃等品種15種、12萬株,初步形成了集種養、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基地。經過連續4年舉辦桃花節,該基地已聲名遠播,獲得縣內外游客青睞,成為春夏鄉村游的“香餑餑”。
“‘大田托管’模式是農村土地托管服務的一種新方式,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供了保障,推進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縣供銷社主任曾愛平向筆者介紹,該縣通過實施“大田托管”,逐步發展出一條依托供銷社來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的發展模式。截至目前,該縣已托管大田4.5萬畝,主要在溧江、七琴、神政橋、界埠、荷浦和金川等大多數鄉鎮,直接帶動農戶3000余戶。到2020年,力爭實現土地流轉、大田托管8萬畝,并整合互聯網、投融資、電商等渠道,全面撬動社會資本進入農業領域,打造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實現“產業升級、融合發展、利益共享”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