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湖北宜昌枝江市蔬菜生產快速發展,產量大幅增長。2017年,常年專業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2萬畝,宜昌全市蔬菜種植面積近30萬畝,總產量65.5萬噸,產值近24億元,占全市農業生產總值近16.4%。蔬菜收入已成為部分鄉鎮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蔬菜產業成為我市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一是示范基地初具規模。在高標準農田整治行動的推動下,整合資金近億元更新改造了3萬畝宜昌城郊蔬菜基地排灌設施,建成適宜蔬菜種植的高標準農田2.5萬畝,生產的蔬菜占領城市高端消費圈;為提升蔬菜產業總體效益,發展高標準設施蔬菜基地近1000畝,主要生產有機蔬菜;與省農科院實施科技合作,建設兩個千畝蘿卜集成技術基地、200畝豇豆、辣椒新品種基地。
二是“三新”模式廣泛推廣。緊抓蔬菜優質、高產創建,加大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引進示范力度,創新蔬菜產業增產、增效途徑。在蔬菜集中產區,開展蘿卜品種的示范種植,集中展示國內外蘿卜新品種68個;在蔬菜生產基地推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機械化作業等集成技術,實施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減施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輻射帶動效果明顯,周邊縣市多次到基地參觀學習;大力推廣延秋、越冬為主的設施蔬菜和反季大棚栽培技術,全市農戶共投入近2000萬元改善設施建設,配套遮陽網、防蟲網等。
三是品牌效益成效顯現。形成了以蒜苔、豇豆、花菜、白蘿卜等露地蔬菜為主的大宗產品和以“水果型黃瓜”“櫻桃西紅柿”“彩色辣椒”等為特色的設施栽培產品,以獨特的口感、良好的品質暢銷全國各地;全市蔬菜產業共有8個產品獲得無公害產品標識、3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識,“三品”達到11件,認證面積 1.4萬畝,“七星臺蒜薹”“董市白瓜”2個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鮮活蔬菜產品注冊商標68件、加工蔬菜產品注冊商標109件,蔬菜產品注冊商標共計177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