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妹冢鎮以黨建為總抓手,加快推進產業扶貧,300多戶貧困戶源源不斷地享受到產業扶貧帶來的利益分紅,也越來越堅信黨和政府能夠帶領他們實現脫貧致富之夢,過上美好生活。
妹冢鎮堅持黨建引領原則,結合自身農業大鎮優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走出了一條“村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作用發揮在產業鏈上,脫貧攻堅在產業鏈上”的產業振興新路子,形成了以黨建帶動發展,以產業促扶貧的良好局面:2017年底,妹冢鎮356戶貧困戶共享受康園村扶貧大棚基地利益分紅13萬元,另外,曾是省定貧困村的牛莊村11戶貧困戶共享受項目分紅11000元。
在扶貧大棚基地的發展過程中,該鎮堅持把握優先租種原則。產業扶貧基地優先租種給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和有能力結對幫扶貧困群眾的黨員干部,各基地每年拿出投入扶貧資金的10%作為全鎮貧困群眾的利益分紅,從而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鼓勵支持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今年上半年,該鎮共建產業扶貧大棚基地三個:一是胡集村的冬暖式大棚建設項目,共投入產業扶貧經費100萬元;二是康園村的雙孢菇基地建設項目,共投入產業扶貧經費200萬元;三是西付莊的高標準蔬菜大棚基地,共投入扶貧經費130萬元,目前已經基本完工,準備投入使用。“我們充分發揮黨員示范作用,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真正讓扶貧事業水有源、木有本,鋪就一條有產業支撐、可持續發展的脫貧之路。”該鎮干部蔣磊介紹說。
上方光伏板發電、下方種植大豆、西蘭花、生菜等作物,實現土地的“立體產出”。日前,陽谷縣西湖鎮首座由“政府+企業+金融機構+貧困戶”模式建造的光伏發電站正式發電運營。該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兆瓦,累計年發電量1095萬度,收益分紅將惠及該鎮貧困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