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北岸的原陽縣橋北鄉鹽店莊村,全村1萬余畝土地大多為灘涂地,土壤貧瘠,糧食產量低,曾是遠近聞名的“野灘”村。
從80畝到近8000畝,10年來,鹽店莊村桃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依托桃樹種植,村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如今,得益于省農科院“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的支持,圍繞鹽店莊桃產業轉型升級,果樹專家開出了“新藥方”。
黃河灘變為桃園
沿鹽店莊村一路向南,直至黃河邊,一路望去,盡是桃樹。
7月21日,如往常一樣,村民李菊香正用三輪車將剛摘的桃子拿到村里的銷售市場販賣,家里種了近4畝桃樹,收獲的桃子她都會在這兒售出。
“俺這兒有交易市場,收了就能賣,不用往農貿市場拉,收購的客商每年都到這兒來,不愁銷路,”李菊香說。李菊香說的交易市場,就是村“兩委”為了方便村民賣桃專門建的。
鹽店莊村黨支部書記關源群介紹說,隨著近年來村里桃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了幫助村民賣桃,建了市場。*早的時候,交易市場只是道路邊村民擺出成排的桌子,而伴隨著鹽店莊村桃的知名度提高和收購商的不斷到來,交易市場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銷售高峰期,鹽店莊桃交易市場銷售額超過200萬,已經成為輻射周邊眾多縣市的交易市場。“現在來這個市場的不僅是鹽店莊的桃農了,附近賣桃子的農戶都會過來,連周邊縣的也會來。”關源群說,進入市場是免費的,但要符合市場規定,村里專門建的有辦公室來負責日常管理。
如今,鹽店莊村3400余名村民中,95%以上都種植桃樹,除少量外出務工者,幾乎家家種桃。得益于桃樹種植,鹽店莊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還帶動周邊十幾個村種植桃樹幾千畝。
瞄準市場找商機
2008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的關源群想的*件事就是如何在灘區土地上種植適合的農作物,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為此,他奔赴寧陵縣等地,先后考察了梨、葡萄等多種農作物的種植情況,綜合對比后,*終決定種植見效快、市場較為穩定的桃樹。
在決定種植桃樹后,關源群卻并沒有急于栽種。“那時候不知道市場需要啥樣的桃,不敢盲目種”。關源群開始到全國各地的銷售市場了解市場需求,*終將市場行情好的早熟桃作為發展方向。
2009年,鹽店莊村“兩委”班子成員在村里種植桃樹80畝,邁出了鹽店莊萬畝桃樹種植基地的*步。之后,看到種桃高效益的村民們,紛紛開始發展桃樹種植。
長年為鹽店莊村民提供技術服務的新鄉市林業局總工程師何長敏介紹說,鹽店莊村所處的位置,風、光、熱資源獨特,適合早熟桃的種植,其成熟期比山東、山西等地均早,加上村民對桃樹種植技術的掌握,桃子質量好,因此受到市場青睞。
桃子種好了,銷售也不能耽誤。每到桃子成熟前,關源群便會赴北京、天津等地,推介鹽店莊早熟桃,引來眾多客商購買。“從2013年開始,我們又開拓了南方市場,桃子賣到長沙、廣州等地,可以說鹽店莊桃已經走向大江南北了。”關源群說。提質增效促轉型升級
種植桃樹,鹽店莊摘下貧困帽,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關源群卻并未滿足,從消費市場的變化中,他敏銳地感覺到水果消費市場正發生改變,鹽店莊的桃產業,也需要提質增效。優質優價,成為新的目標。
“只有生產出好桃子,才能有好價錢、好市場。”7月21日,在鹽店莊村召開的一場桃采收后管理技術培訓會上,省農科院園藝所果樹專家呂中偉對前來參加培訓的村民說。
呂中偉介紹說,對于現代果園管理來說,人工成本高是普遍的難題,因此在果樹栽培管理中應運用省工技術。
針對鹽店莊桃樹種植,呂中偉提醒說,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沒有優質的果子,就難有好效益。他為鹽店莊桃產業發展支招,要以市場為導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管理上省工省時,資源利用上實現節約化,同時控產提質,保障果品安全優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