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大圍山水果大豐收(圖)
大圍山水果大豐收(圖)
農業網   時間:2018/8/1 9:37:00  來源:湖南日報  閱讀數:413

圓黃梨

  晶瑩剔透的圓黃梨、汁多味美的黃桃紅桃、鮮紅油亮的李子……今夏的瀏陽市大圍山鎮成了水果園。“就連多年不結果的樹,今年都掛滿了果!”7月29日,看著眼前一樹樹圓黃梨,大圍山鎮長青果業負責人魯仕宏一臉笑容。

  瀏陽大圍山水果今年迎來全面大豐收,預計產量將翻一番達500萬公斤以上,產值超過億元。7月27日到29日,湖南省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圍山水果專場活動及大圍山水果文化旅游節在長沙與大圍山鎮同時登場,為火熱的水果季助陣。

  水果大豐收節會來助力

  7月27日下午3點,長沙市梅溪湖“步步高新天地”果香四溢,“品瀏陽河源頭鮮果·享大圍山夏季清涼”——湖南瀏陽大圍山第九屆水果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此舉行,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品果、購買。

  活動現場,大圍山水果電子采摘地圖*對外發布。大圍山鎮人民政府、大圍山水果聯合社與步步高集團、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長沙市分公司簽約,鮮美水果及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銷售快車。與此同時,10余家大圍山水果合作社也在現場布展,提供免費水果品鑒及現場銷售服務。

  自2010年起,一年一度的大圍山水果文化旅游節開始舉辦,成為瀏陽乃至長沙知名的文化旅游節會品牌。

  “希望利用節會的旅游杠桿效應,吸引更多來自全省乃至全國的游客了解大圍山、走進大圍山、結緣大圍山。”大圍山鎮黨委書記傅愛華說。

  水果大豐收旅游跟著火

  “七月驕陽勝似火,不及鮮果甜心頭。”水果文化旅游節開幕的第二天就是周末,主場隨之轉移到大圍山。水果采摘、登山、避暑、漂流等活動,讓游客們直呼過癮。

  “今年來漂流的游客人數比去年翻番了。”大圍山獅口戰地漂流負責人周誼告訴記者,“特別是周末這兩天,大圍山水果節吸引大量游客過來,我們幾家漂流公司都忙得不可開交。”

  “節會的3天內,銷售了水果15萬公斤,吸引了大約5萬人到大圍山旅游。”大圍山鎮鎮長邵劭說,水果節帶火了水果銷售也帶動了當地旅游業。近年來,大圍山鎮游客人數年遞增20%以上。

  搭好水果臺,唱好旅游戲。去年建的大圍山鎮水果公園,集生態示范、生產創收、賞花品果、采摘游樂、休閑度假于一體,目前已成為當地發展水果旅游的樣板。

  該鎮還對錦綬堂、楚東村傳統村落等古色、紅色文化景點景觀進行改造升級,將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有機融入旅游產業中。

  水果大豐收增收靠品質

  “今年氣候情況好,全鎮水果產量迎來大豐收。”大圍山鎮水果種植聯合社負責人吳伏平介紹,今年水果普遍豐收,價格也只是略有下降,比如翠冠梨去年16到20元每公斤,今年也差不多。目前,這個品種的梨子*批上市就已基本售完。第二批上市的梨是圓黃梨,目前上市才一周,價格每公斤在16至18元。

  “打開微信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推銷自己家的水果。”吳伏平說,今年果農在銷售上打了提前量,很多合作社借助了線上銷售,“在鎮上的快遞發貨點,發出去的水果比去年多了10倍以上”。

  水果豐收了如何做到果農增收?在吳伏平看來,除了廣開銷售渠道,關鍵在于保障水果品質。

  大圍山鎮生態環境優美,氣候獨特,晝夜溫差大,適宜水果生長。果農為果樹安上活動的大“雨傘”,不用擔心長時間雨水影響;果樹的有機肥都取自本地,如牛羊糞、培植蘑菇的下腳料以及菜枯餅等。

  近年來,大圍山鎮特色水果種植規模每年以2000至3000畝的速度遞增,目前種植總面積已超過2.5萬畝。同時,水果品種也在不斷豐富、改進,其中桃類品種50個,梨品種42個,李品種25個。

  經過多年努力,“大圍山梨”已成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大圍山水果品牌越來越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