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將蠶桑產業作為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扶貧*產業,大力扶持貧困戶種桑養蠶,帶動脫貧成效顯著。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區貧困縣桑園面積達161.5萬畝,約占全區50%;蠶繭產量8.3萬噸,約占全區40%;蠶農售繭收入近45億元,同比增長10%。
據了解,蠶桑產業具有“短平快”的優勢,廣西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蠶桑產業扶貧,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同步推進的雙贏目標。
推廣良種良法,促進蠶桑產業提質增效。廣西在貧困地區主推“兩廣二號”“桂蠶N2”等家蠶優良品種以及“桂桑優12”“桂桑優62”等優良雜交桑品種,重點推廣桑樹速生豐產栽培、方格蔟自動上蔟等高產高效種養技術,加大省力化機械用具推廣。同時,投入1100多萬元扶持桑蠶良種繁育項目,保障了蠶桑良種安全足量供給。
開展示范培訓,輻射帶動蠶桑產業發展。廣西建立四級上下聯動的農技幫扶專家指導體系,成立蠶桑科技專家服務隊,深入全區約500個貧困村屯開展服務。指導蠶桑主產區建立縣鄉級現代農業蠶桑產業示范區和一批*扶貧示范村、示范戶、集中區,讓廣大貧困戶看有樣板、學有示范,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蠶桑產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目標發展。
多元開發利用,拓展蠶桑功能用途。廣西積極引導貧困縣開展蠶桑資源綜合利用應用示范,以“立桑為業”為突破口,以桑的飼料、食藥、生態用途開發以及蠶沙、蠶蛹開發為重點,積極挖掘拓展蠶桑資源的新功能、新用途,年產值超10億元,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綜合效益和整體競爭力。
創新扶貧模式,多種形式經營。廣西探索推行“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公司+基地+貧困戶”“政府+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幫扶模式,通過推進“蠶桑種養分離”等,引導產業走規模化、專業化發展之路,幫助貧困戶通過種桑養蠶實現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