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貧是通過扶持具有旅游資源的貧困鄉村發展旅游產業,帶動貧困地區區域經濟發展、農民脫貧致富、村莊環境改觀的一種新的扶貧模式,旅游+扶貧既是重要的脫貧攻堅之路,也是重要的旅游發展之路。
近年來,云南麗江玉龍縣黎明鄉黨委、政府始終積極主動支持投資開發企業對黎明片區和格拉丹片區進行適度旅游開發,使景區的基礎設施得以逐步完善、景區的知名度得以不斷推升、游客的接待能力得以不斷提高。同時,按照“黨支部+鄉村旅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鼓勵和引導貧困群眾有序參與鄉村旅游,逐步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通過農村勞動力轉移、資產資源性收益、自主發展等“3321”發展模式,切實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促進社區與企業的和諧共贏發展,有力助推全鄉脫貧攻堅進程。
勞動力轉移實現“三個一批”
景區旅游服務就業一批。通過鄉村旅游合作社組織社區群眾進行業務培訓,培訓合格后安排72人(黎明景區64人,格拉丹帳篷營地酒店8人)到景區就業,并為社區群眾帶來了每年128.8萬元的務工收入。
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為勞動能力相對較弱且有意愿的社區群眾安排酒店、餐飲服務保潔、生態巡護員等工作,幫助其就業增收。
文藝演出帶動一批。通過鄉村旅游合作社組織46名貧困群眾參加民族歌舞隊,并安排每晚在諾瑪底文化展示中心為游客進行演出,在弘揚傈僳族民族文化的同時,每年為民族歌舞隊實現16.56萬元的增收。
資產資源性收益實現“三個一批”
資產收益脫貧一批。格拉丹旅游投資有限公司以“資產收益扶貧”模式與海立子村合作實施的藍莓種植扶持項目,使海立子村在種植當年即獲得24萬元的收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的收益均為5000元。
旅游反哺脫貧一批。自2014年起,黎明景區累計兌付7個村組資源補償資金826.12萬元,人均補助不低于200元/月。
租金收益脫貧一批。農戶通過鋪面出租,年實現租金收入100萬元以上。
農戶自主發展實現“兩個一批”
景區門店自主經營發展一批。農戶通過自主經營黎明紅石街門店,實現在家中就業,每年實現增收100萬元以上。
特色種養殖業發展一批。依托景區旅游推動,全鄉大力發展生豬、土雞、山羊、蕓豆、花椒、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切實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有力地推動了*扶貧、*脫貧。
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一批
麗江黎明景區先后投資3.95億元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有力地改善了景區及周邊基礎設施條件,并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及勞動意愿的貧困群眾在項目工地務工,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拓寬增收渠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