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又在忙著喂豬呀!”近日,記者隨村干部一起來到臨高縣皇桐鎮富雄村良民村民小組村民吳仕杰家中,沒進門就聽見了歡騰的豬叫聲。
“這些豬是我的致富希望,我得把它們照顧好。”說這話時,60歲的吳仕杰正用一把大勺盛了滿滿一勺豬食往食槽里倒,豬舍里更熱鬧了。
吳仕杰有3個孩子,兩個兒子如今已經成年分家,20多歲的女兒和他一起生活。他們家里只有兩畝地,平時種水稻、冬季瓜菜等,由于沒有一技傍身,年輕時的吳仕杰一直靠在村附近打打零工補貼家用,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2014年前后,吳仕杰到皇桐鎮文賢村一家養豬場打工,負責喂豬和打掃豬圈,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收入。工作時他多“留了個心眼”,看人家是怎么養豬的。掌握了一些養豬基礎技術后,他萌生了創業養豬、發展產業的想法。
2015年,在養豬場工作了一年后,吳仕杰辭職回家,用打工賺來的錢買了三四頭豬自己養。但苦于缺少資金,三四頭豬產下的乳豬數量不多,自然也賣不出多少錢。
2016年,吳仕杰家被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了2400元的產業扶持資金。駐村*書記以及村干部都知道他有養豬經驗,紛紛鼓勵他進一步擴大養豬規模,實現產業脫貧。
“說干就干!”吳仕杰說,拿產業扶持資金,加上兒子們贊助的一些錢,他把老房子前面的空院全部圈起來蓋起了豬舍,*性買了10頭小母豬,和老伴一心撲在養豬上,吳仕杰的養豬產業這下算有模有樣了!
2017年,吳仕杰家的10頭母豬開始下崽,“一頭母豬一年產兩胎,一胎*有10頭。”吳仕杰為我們算了一筆賬,去年他家里至少出欄200頭乳豬,毛收入有4萬多元。加上別的扶貧產業收入,吳仕杰家于當年順利脫貧。
“但養豬的成本很高,一頭小豬*的食量3斤多,母豬要吃5斤多,整體算下來,純收入只有毛收入的三分之一。”吳仕杰說,不過臨高乳豬品質好,名聲在外,不怕銷路。
“借錢也要養豬!”吳仕杰說,他現在每天有使不完的勁兒,他正在計劃擴大規模,進一步發展。
“吳仕杰的事跡對全村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范性作用,也帶動了其他貧困戶加入養豬的隊伍。”富雄村駐村*書記劉琳華對吳仕杰自主發展養豬產業十分支持,并及時提供相關的技術、市場信息。
看到吳仕杰的養豬產業越做越大,2017年下半年,吳仕杰的幫扶責任人符華所在單位臨高縣煙草專賣局自發出資,給村里每個貧困戶都送了一頭小母豬,鼓勵他們自主發展、主動脫貧。
“活到快60歲了,終于有了自己的產業,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靠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生活的磨煉,彎曲了吳仕杰的腰背,給他留下兩手老繭,但他臉上卻寫滿了堅毅,“雖然這段時間乳豬的收購價錢不高,行情有起有伏,但關鍵的是,我發展了適合自己的產業,生活有了奔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