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紅峰村,背枕古越勾嵊山,位于義烏市大陳鎮的*北面。作為義烏古樹名木中*的孑遺植物,守護在楊典橋旁這棵1110年的古銀杏,與周圍數十棵古香樟、古松樹一起,成為紅峰村的一塊“活的植物招牌”。位置偏僻的紅峰村,在每年深秋時節,越來越多的義烏人帶著一家老小紛至沓來,只為在這棵老銀杏下靜靜的站一會,傾聽這位千年守護者訴說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問城北古樹,如今在否?”所謂鄉愁,大概就是這樣伴著一代代人成長的古樹了吧,少小離家的烏傷子弟,在老大歸家之時,所求的也不過是聽得見久違的鄉音,看得見門前的樹蔭,每個游子的心中,始終有一棵大樹,它曾為你遮風擋雨,雖蒼老,卻正直。
這樣的鄉愁,義烏從來不敢忘懷。2016年,義烏成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小組,通過逐點排查,現場拍照,實地測量,走訪詢問,查閱文獻等方式,于2016年12月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完成古樹名木普查工作,摸清了資源家底,建立了統一的古樹名木保護名錄。2018年,義烏進行第二次掛牌保護工作,為它們進行了身份登記,這是繼2008年*掛牌后,對古樹名木進行的“二代身份登記”。目前,義烏共有古樹名木1247株,其中名木2株,古樹群9個,千年以上的古樹4株,隸屬32科,47屬,樹齡*為紅峰村古羅漢松1185年。自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行動開展以來,近三年義烏市已保護一級古樹和及亟需保護古樹共65株,2018年計劃保護29株,并為每株列入保護名單的古樹都量身定制了詳細的“一樹一策”方案。新的身份證里,只需要打開手機輕輕一掃,就可以了解每棵古樹特有的“個人資料”與“家族印記”。
“枝干虬曲蒼勁,黑黑地纏滿了歲月的皺紋,光看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這里伸展著悲愴的歷史造型,就在這樣的枝干頂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鮮活的生命,矯情而透明。”這是余秋雨先生對古樹的描寫。百年以上的樹木,大部分生長已經較為緩慢,但它以其本身的存在,以其歷經的滄桑和厚重的歷史,不畏嚴寒霜凍,不畏盛夏酷暑,不畏環境惡劣,不畏氣候變遷,承載著一方水土的歷史進程,將珍貴的綠色遺產,進行毫無保留的贈與,就算歷經千年,也始終如一。
2017年7月,《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出臺,為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為這片土地的見證者撐起來一把“保護傘”。古樹的保護,終于有法可依,也必將做到有法必依。古樹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受到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矛盾,《辦法》給予了規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古樹名木保護范圍內的,施工前需根據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保護要求制定保護方案。如果建設單位未在施工前制定古樹名木保護方案,或者未按照古樹名木保護方案施工的,要處罰并責令改正,*罰款10萬元;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