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益家康前洲基地,菜農曹華中熟練地剝去茭白的殼,削去根部,往水里浸幾下后即撈出,整齊地擺放在籮筐中,準備運往朝陽蔬菜批發市場。“農技員會來指導我們如何用藥殺蟲,現在蔬菜長得更好,每年收入有六七萬元呢。”他指了指近處自家承包的菜地說,“看!我還種了水芹、旱芹,總共承包了20多畝地。”
作為無錫的城郊型蔬菜保供基地,惠山區承擔著全市60%以上的地產葉菜供應。記者近日從惠山區農林局獲悉,2015年,惠山區啟動土壤修復工程,經過幾年的精耕細作效果明顯。統計顯示,化肥農藥減量顯著,全區5000畝示范區內每年可減少農藥使用達2.5噸、化肥純量70噸。
“以前菜農為了高產出,總是采用大肥大水的灌溉模式,導致土壤酸化、鹽漬化速度加快。”惠山區蔬菜技術推廣站高曉東站長說。今年,惠山區率先集成農業防控、生態防控、物理防控等技術,提出“健康土壤、科學栽培、合理防治”的蔬菜生產綠色理念,并建立5400畝示范區,推動全區蔬菜產業可持續生產發展,菜農們也漸漸接受了綠色生產理念,學會了“深耕深翻”這些技能。
惠山區的土壤多為黏土性質,水分含量高,因此要控制土壤含水量,確保土壤三相合理比例。“就是說,空氣、水分、土壤粒質比例要合理。”高站長解釋說,“不能光看土壤表面問題,土壤是有生命力的。”2015年起,惠山區就為1000個菜農實施土壤體檢,檢測指標包括酸堿度和有機質含量等,并給每個農戶出具了土壤改良建議書。此外,還采用農戶和政府各貼一半的模式增施有機肥,去年補充了1100多噸,今年補充1300多噸。由于連續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同種作物,會導致爛菜、死菜,產生連作障礙。“我們采用生物菌肥來調理,抑制病菌發生。目前來看,惠山區土壤發紅發白的狀況很少。”
為了殺蟲,會不會給蔬菜打很多農藥?這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據了解,惠山區采用了綜合防控手段,如生物農藥、防蟲網、殺蟲燈等,減少農藥使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今年4月,洛社蔬菜園區還試點了誘捕小菜蛾實驗,通過釋放高濃度的小菜蛾性信息素,誤導雄性成蟲難以找到雌蟲,達到防蟲目的。“外面的菜地每天有200多頭小菜蛾,試點園區只有十幾頭了。”高站長說。
目前,惠山區每個蔬菜基地都配備質量檢測員,在冊共110多名?;萆絽^種植的蔬菜百分之七八十都供應朝陽蔬菜批發市場,進市場前都要經過抽樣檢測。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