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說,北人呼為茴香,聲相近為懷香。陶弘景謂,煮臭肉,下少許,無臭氣,臭醬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時珍說,俚俗多懷衿衽咀嚼,恐懷香之名,或以此也……這“茴香”究竟是何方神圣,竟引得歷代古人爭相評說?你知道嗎?今日,和小農菌一起來認識下“茴香”!
茴香“親戚”多個個“體味”重
小農菌一查資料傻了眼,竟有這么多物種都叫“茴香”!我們一一來認識下。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學名:Illicium verum Hook.f.)是八角科八角屬喬木,是我們常見的大茴香,通常叫作八角。八角是我國的特產,主要產自廣西,是*的辛香料。八角的顏色有的紅棕,有的黃棕,整朵或者磨成粉使用,吃起來有一點微微的甜,聞起來有股獨特濃烈的甘草味,可以除腥、除膻、防腐、去異味等。
孜然
小農菌意外發現:我們燒烤食用的孜然居然也叫“茴香”!孜然(學名:Cuminum cyminum L.)屬傘形科孜然芹屬草木植物,也稱安息孜然,又名安息茴香,在南疆則被稱為小茴香,原產于埃及、埃塞俄比亞。孜然是我國牧民特別喜愛的一種辛香料。牧民們因在野外放牧,所以常常把羊肉、牛肉等穿成串,架在松枝上燃火烘烤,邊烤邊隨手撒入孜然,待肉烤熟,清香味已入肉內,食之香氣撲鼻,別有情趣。
葛縷子
葛縷子(學名:Carumcarvi)傘形科葛縷子屬草本植物,又名藏茴香、凱莉茴香子,原產于歐洲和西亞。葛縷子的籽是常見的辛香料,外觀和孜然相似,辛辣中帶著微苦,卻又不失甘草清香。葛縷子在德國相當普遍,不過通常是以顆粒狀入菜,粉末較少見。葛縷子常用于制作面包(尤其是黑麥面包)、起司、德國酸菜和根莖類蔬菜中。另外,甜點或調酒中也能加入葛縷子。
茴芹
茴芹(學名:Pimpinella anisum L.)為傘型科茴芹屬草本植物,又名大茴香、洋茴香,原產埃及和地中海東部地區。茴芹是西式烹飪中常用的香料,可用來給沙拉、湯類、奶油、奶酪、魚類和蔬菜等調味。茴芹果實的使用更為普遍,它們既可給甜食也可為咸味菜肴提味。茴芹葉的味道比果實更為可口,無論生食或熟食都可以。
究竟哪種才是茴香?
了解了這些和茴香或“撞名”或“撞臉”的香料們,大家肯定和小農菌一樣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同時很好奇:究竟哪種才叫茴香呢?其實,上面小農菌說的都不是真正的茴香,真的茴香在這里!
茴香有大茴香和小茴香之分,大茴香就是前面小農菌介紹的八角茴香,通常叫作八角。而通常我們指的茴香其實是小茴香,它有一股特殊的茴香氣,長得很像谷子,因它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茴香(學名:Foeniculum vulgare Mill.)傘形科茴香屬草本植物,又名茴香菜、小懷香、香絲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等,是真正意義上的茴香。茴香是古老的蔬菜之一,原產地中海沿岸和西亞一帶。公元前20世紀,古埃及、羅馬人把茴香作為香草、藥草種植。我國梁代名醫陶弘景著《本草經集注》里已經有了茴香的藥用記載,說明在梁代以前已傳入我國,算起來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如今我國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產區集中在山西、內蒙古、甘肅等地,以內蒙古的茴香品質*。
茴香市場表現如何?
茴香是以干燥果實為香料、莖葉為食用器官的一種蔬菜。成熟的干燥果實常用作香料,是烹飪中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能讓平淡無奇的食材變得攝人心魄,常常出現在紅燒、鹵水、麻辣火鍋中。鮮嫩的莖葉可作蔬菜食用,炒吃、涼拌、包餃子等,自有一股清香的味道,北方很多地方在過春節的時候都喜歡包茴香肉餡的餃子,有“回鄉”之意。另外,茴香的根、葉、全草均可入藥,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等功效。茴香一直以來很受歡迎,那作為一種比較傳統的商品,在市場上的價值如何呢?
小農菌查資料得知,種植茴香正常情況下每畝產量1000-1500公斤,市場平均價格在2-3元/公斤,粗略估算種植一畝茴香的收入在2000-4500元之間。從這里的數據來看,茴香的市場價格還是比較低的,但茴香的種植難度低、產量大,所以綜合收益也比較好。茴香的用途很廣泛,所以一般來說不愁銷路,但是想要依賴茴香掙大錢,仍需要種植者的努力。
種植時需注意哪些問題?
介紹了這么多關于茴香的知識,想必有人很想種茴香!那么,小農菌*后再給大家說4點茴香種植要點吧!你可一定要認真哦!
1、茴香生長適應性較強,喜潮濕涼爽的氣候,具有耐鹽堿、耐瘠薄、抗旱、節水、省肥等特點,對土壤要求不嚴,全國多數地區均可栽培,但以疏松、濕潤、含腐殖質較多的砂質土壤為佳。
2、生長快、耐寒、抗病、產量高的種植品種有:內蒙古小茴香、青縣大苠小茴香等;富含VC、有機酸、蛋白氮和全氮的種植品種有:甘肅玉門小茴香;可溶性糖和全碳含量相對較高的種植品種有:新疆伊犁的小茴香。
3、茴香一般在3月中旬開始播種。春季氣溫回升快,盡可能提前播種,為茴香創造充足的生長時間,有利于正常成熟。
4、繁種茴香籽粒成熟不一致,有早有遲,為了減少籽粒損失,提高產量,可采取分期分批采收的辦法,先將前期成熟的籽粒及時收獲,到10月10日前后再*性全部收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