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文化旅游區、湯山溫泉旅游度假區、銀杏湖樂園、溪田綜合體等一批旅游新地標陸續崛起,美麗鄉村“四變”工程引領南京市江寧鄉村巨變,文化休閑旅游呈現爆發式增長。*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江寧游客總數達1924.83萬人次,綜合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10.1%、10.3%,近5年連續實現兩位數高速增長。
江寧本是農業大縣,近10年文化休旅才成為火熱產業。盡管發展旅游時間不長,但江寧表現亮眼,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旅游新地標,以及遍地開花的美麗鄉村,好山好水吸引游客接連前來“織造幸福”。
近日,記者雨中探訪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山頂雙峰雙塔之間云氣縹緲,煙雨迷蒙,“牛首煙嵐”勝景再現,宛如仙境的景色讓游客贊不絕口。如今的牛首山,已經成為南京全新的旅游地標。景區供奉了當世僅存、世間*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重點打造了佛頂宮、佛頂塔、佛頂寺,更在景區建設了雪梅嶺、桃花溪等全新生態景點,今年預計接待游客超過150萬人次。
如果說牛首山文化旅游區、湯山溫泉旅游度假區、銀杏湖樂園、溪田綜合體等屬于旅游新地標,那么遍地開花的美麗鄉村則讓江寧成為真正的全域旅游大景區。
從2011年起,江寧開始探索建設美麗鄉村,經過7年努力,全區東、中、西片區全域開花,西部黃龍峴、大塘金、觀音殿、徐家院等美麗鄉村串點成線,中部湖熟錢家渡、孫家橋水鄉田園風景如畫,東部溫泉休閑美麗鄉村大放異彩。
美麗鄉村建設,讓江寧鄉村實現了“四變”:美麗鄉村由“盆景”變“百花園”、農村變大景區、大學生變創業者、農民變富裕戶,全區逐步奠定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生態休旅經濟為主干的鄉村振興態勢。
黃龍峴茶文化村是江寧建設美麗鄉村的范本之一。走進江寧街道牌坊社區黃龍峴村茶文化一條街,仿佛置身熱鬧的街區,游客慕名前來感受茶文化。江寧區交建集團、旅游集團不搞大拆大建、彰顯生態本色,深度挖掘茶文化內涵,探索出了一條國企與村民共融共生發展的美麗經濟發展新路徑。如今的黃龍峴村民戶均收入由一萬八變八萬一,鄉村真正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活力家園。
推動文化休旅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爆發式增長,緣于江寧以系統化思維謀劃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旅游+”發展之路。
江寧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區在文化休旅產業建設中,始終堅持規劃布局適度超前,并將全域旅游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城鄉統籌、生態保護、美麗鄉村等規劃有機融合。此外,文化休旅注重項目建設帶動,湯山溫泉度假區建設了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公園、百聯奧特萊斯等項目,啟動蘇豪康養產業園等重點項目;牛首山今年將啟動金陵小鎮建設,并將推進佛城西路文創街區項目。
改革開放40年來,江寧區持續擦亮生態名片,先后建成*旅游度假區、地質公園和濕地公園3個,國家等級景區11個,省星級鄉村旅游區26個,數量居江蘇前列,文化休旅產業持續高速增長,并為鄉村振興貢獻了“江寧智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