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市長沙縣金井鎮蒲塘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該村的黃土組、大屋組在大山沖里,從星沙城區驅車一個小時,下車后還得走20多分鐘的羊腸山道才能到達。山路邊,零星分布著幾棟廢棄房屋。昔日山坳里的破房子,如今已搖身一變成“金餑餑”。通過“飛地抱團”模式,不但給村集體帶來1畝15萬元的收入,讓“空殼村”有了“錢袋子”,還讓遠在80公里外的黃花綜合保稅區有了建設用地指標,破解了后續發展的土地要素瓶頸。
在長沙縣,像蒲塘村這樣獲得集體經濟收入的共有57個村。52個集體年經營收入5萬元及以下的薄弱村和5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村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賬戶上,都收到了一筆15萬元的費用,這是用1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置換的標準廠房租金收益,全縣共計855萬元。這標志著長沙縣在全省率先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薄弱村。
日前,長沙縣委、縣政府印發《長沙縣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施方案》。根據方案,長沙縣星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注冊成立強村公司,推進57個村土地增減掛鉤取得城鄉建設用地節余指標。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建設標準廠房,3年內每年產生不低于855萬元的租金收益。在此基礎上,將城鄉建設用地節余指標與標準廠房租金收益進行置換,讓村集體獲得穩定的經濟收入,達到抱團發展的目的。
“我這老房子空在這14年了,沒做一點用,還總擔心它突然垮掉。”蒲塘村黃土組的廖佳良14年前搬離了山沖,在鎮上的公路旁建起了新房子,1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一直閑置。現在蒲塘村通過增減掛鉤,將閑置宅基地復墾為耕地,可獲得集體經濟收益。“聽說我這老房子的地要變成旱土,到時候還可以回來種地,或者流轉出去收租金賺錢。”
在蒲塘村,像廖佳良這樣擁有廢舊宅基地的戶主一共有331戶,共計293畝。除拿出3畝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向黃花綜保區置換標準廠房租金收益外,剩余指標可由縣政府按適當價格回購,并由縣里統籌調劑、有償使用。此外,還可實施產業帶動模式,與慧潤旅游產業“百村千品”項目和民宿基地建設來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新路子。
而在離蒲塘村80公里之外的黃花綜保區,標準廠房也或已出租,或在火熱建設中。2018年至2020年,黃花綜保區可通過租金收益置換建設用地指標171畝,作為二期項目用地報批過程中占補平衡和土地年度計劃指標使用,增強了發展后勁。
據悉,通過三年時間(2018—2020年),長沙縣將實施增減掛鉤3600畝土地,獲得的收益用于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的設立、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等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實現共同富裕、強村富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