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后,土壤會變得更加高產嗎?要想農民信服,這需要實證支撐。近段時間,三亞市農技人員對育才生態區雅林村秸稈還田項目土地進行取樣,觀察土壤前后的變化,為大規模開展秸稈還田提供科學依據。
為了減少秸稈焚燒對大氣的污染,優化農業生態環境,今年內,三亞市農技中心在崖州區、天涯區和育才生態區實施秸稈還田項目,總面積達2萬畝。
實施秸稈還田項目,是踐行農業發展低碳理念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三亞市推出多項舉措推進低碳農業:劃定畜牧禁養區、限養區,扶持發展有機肥產業等,以“廢棄物+清潔能源+有機肥”為方向,全面改造畜禽規模養殖場,推進規模化養殖場提高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實施化肥、農藥減施行動,到2020年,生物農藥使用量占農藥使用總量的比重大于70%;推進秸稈還田,確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建設農業投入品廢棄物基層回收網絡,力爭2020年廢舊農膜回收治理率達80%以上,廢舊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治理率達85%以上;推動農村沼氣建設與畜牧養殖統籌規劃、聯動發展,建設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