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安徽滁州市全椒縣一家名為“星期八農場”的生態農業園內,看見很多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在葡萄園里,農場主人楊文正忙著修枝,一群鴨子在葡萄園內嬉戲覓食。
“我們這里的葡萄跟普通葡萄不一樣,施肥、除蟲全部實現無害化。肥料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有機肥,飼養的鴨子能為林下除蟲。 ”楊文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們將葡萄樣品送交省蔬菜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報告顯示,16項指標全部達標,真正實現了無公害。
隨后,楊文領著記者來到他的有機肥廠。車間里,鏟車不停地來回穿梭,堆得像小山一樣的肥料被菌類包裹著。 “別人眼里的餅粕、豆渣、秸稈、鋸末甚至是果園修剪下來的樹枝等廢料,在我眼里都是寶。 ”據楊文介紹,在這些廢料里添加生物菌,并通過高溫消毒殺掉肥料里面的雜菌,一段時間后,生物菌就能把生料全部分解成有機質。
說到用有機肥種出的葡萄,楊文很是自豪:“一般的葡萄含糖量比較高,血糖高的人不能多吃。而我們的葡萄水溶性多糖含量高,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呢。 ”楊文說,通過配方調整,生產出來的有機肥可滿足植物不同時期的生長需要。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6年前,楊文就意識到利用生物菌對雞糞進行無害化處理形成有機肥,一定有市場。于是,他接手了一家有機肥廠,在城郊承包100多畝地,種植了桃、梨、山楂、葡萄和蔬菜,在果園林下養鴨子、鵝、雞,只施有機肥,殺蟲用酵素。楊文還把農場作為有機生態農業的體驗科普基地,請權威檢測機構隨機抽樣。很快,前來體驗的游客絡繹不絕,成熟的水果、蔬菜在很短時間內采摘一空。
目前,楊文正嘗試生產有機飼料,從源頭控制飼料中的有害物質。他和江蘇一家養豬場合作后,通過檢測,豬肉脂肪含量少,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明顯高于普通豬肉,實現了營養、口感雙提升,市場上每斤能賣到三四十元。而且在養豬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異味,產生的豬糞直接就能做有機肥。
“廢物變成寶,既環保又有經濟效益。我相信,未來的種植、養殖業都將走上有機、生態的道路。 ”楊文對記者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