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公路一路向南行駛,目光所及之處,長勢喜人的農作物隨風起伏,一片生機盎然。作為黑河市愛輝區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先行區試點之一,璦琿鎮副鎮長吳睿告訴記者,今年這個鎮17.4萬畝耕地全部嚴格按照綠色食品行業標準進行耕作、管理,化肥使用量較去年減少10%,目前各種綠色農作物長勢良好,農民就等著收獲了。
年初以來,黑河市謀篇布局,以全域創建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為抓手,著力推進農業由增產增效向提質增效變革,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展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樹立新理念規劃試點穩步推進
耕地富集、土壤肥沃、水質優良、氣候寒冷、無農殘污染、農產品功能性突出,是黑河發展綠色農業的*優勢。我市將發展綠色農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提出按照“規劃先導、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利用三年時間,使全市的農產品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準,使黑河成為全國綠色有機功能性農產品及加工產品的重要供給基地。
目標引領,行動迅速。制定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規劃,出臺功能性良種繁育、綠色食品認證、品牌創建等扶持政策。落實包括41個村、306個經營主體的種植業整鄉(鎮)推進試點,綠色種植示范面積450萬畝,占全市總播種面積的23.2%。建設省級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20個,14個進入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根據各縣(市、區)的比較優勢、氣候特點和產業基礎,在全市建設綠色特色功能性大豆、強筋綠色小麥、綠色功能性水稻、綠色雜糧雜豆、專用玉米生產、雨露漢麻、綠色有機蔬菜、綠色養殖加工等十大綠色功能性農產品生產基地。
目前,全市共建設綠色功能性農產品生產基地1184.9萬畝、食用菌3000萬袋,奶牛存欄7.6萬頭、肉牛存欄33.3萬頭、生豬存欄50.3萬頭,水產綠色養殖面積51.7萬畝。
推廣新做法提升持續發展能力
遜克縣奇克鎮是我市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試點之一,位于這個鎮邊疆村的祥泰現代農機合作社,今年全社1.5萬畝耕地減少化肥用量30%,減少部分用有機肥替代。合作社理事長何亮告訴記者,農產品安不安全關鍵看土壤。雖然使用有機肥增加了成本,但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在市場上更能賣出好價錢。
打造農業凈土,還原農產品本色,才能讓黑河在綠色發展之路上強勢挺進。我市堅定不移推進農業“三減”,加大保護、改善生態力度,讓農產品從根本上優起來。全市農業“三減”應用面積達到600萬畝,落實耕地輪作休耕試點295.04萬畝,秸稈還田960.5萬畝,建立了秸稈粉碎深翻還田等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模式和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調查機制,全市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7%,農產品品質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振興發展,綠色先行。今年每公頃耕地化肥使用量相比去年減少了100斤的愛輝區林豐農機合作社,靠“綠色”贏得了市場認可,兩家深加工企業早早就與其簽訂了意向訂單。合作社還申請了綠色認證。理事長侯文林頗有感觸地說,生態、綠色優勢正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據了解,目前,黑河市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達到9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13個,綠色有機認證面積達到335萬畝。
打造新平臺掘金于“綠”振興鄉村
同樣也是試點的北安市革命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采用“蟹稻共育”模式獲得了不菲的收益。“預計今年稻蟹產量達18萬斤,大米和稻蟹營業額達3000多萬元。”作為農業綠色發展的受益者,合作社理事長李富強自豪地告訴記者,嚴格的綠色種養標準,讓大米和稻蟹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去年合作社還投資500萬元收購一間有生產線及專業生產技術的大米加工廠,提升農產品自行加工能力。
在黑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成為綠色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帶動了全市耕地規模經營1200萬畝。同時,新型經營主體一體化發展,由生產型向產加銷一條龍轉變。目前,全市農產品深加工量達到98.9萬噸,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36%。綠色農業正成為黑河促進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
為讓好東西賣出好價錢,我市大力推進線上線下營銷平臺和品牌建設,提升“黑河功能性食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積極構建綠色發展服務支撐體系,建立市縣兩級質量追溯體系,全市96家經營主體通過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了產品質量追溯,種植業追溯面積達到81.8萬畝。
李富強告訴記者,合作社投資253萬元建立了物聯網信息平臺,稻田四周56個監控攝像頭,拍攝從插秧到收獲的整個過程。只要輕輕一掃大米包裝上的二維碼,便可以了解大米生長過程,提高消費者信任度。置身在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掘金于“綠”的李富強又有了新打算:積極謀劃利用農收時節,吸引外地游客來鄉村品嘗產品,體驗田園風光,帶動旅游業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