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平羅縣姚伏鎮高榮村冬棗溫棚內,棗樹成行、棗掛枝頭、滿眼碧玉、棗香撲鼻??拷毧矗糠?a href="http://52maoyanshi.com/Sell/List_%E5%86%AC%E6%9E%A3.html">冬棗已褪去了青色,略泛紅潤。
“再有不到一周時間,這些冬棗就要上市了,預計1畝地可收入3萬元左右。”看著沉甸甸的棗樹,平羅縣瑞祺高榮農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學軍笑容滿面。
2013年,平羅縣瑞祺高榮農村專業合作社開始從山東沾化引種冬棗,成為寧夏*規模化種植冬棗的合作社。“由于技術不到位,2016年冬棗掛果,畝產僅400公斤左右,不到山東產量的一半。”姜學軍說。無奈下,姜學軍找到自治區林業廳,通過林業廳專家技術指導,2017年合作社的冬棗畝產達到650公斤。
今年,瑞祺高榮合作社與自治區林業廳產業中心合作開展了“設施冬棗栽培技術示范推廣項目”,種植溫棚冬棗97畝,預計畝產可達1000公斤。“我們的目標是每畝溫棚冬棗產量達1500公斤,實現畝收入4.5萬元。”項目組專家唐文林自信地說。
“寧夏晝夜溫差大,果實品質好、多汁清脆、食糖量高。*主要是溫棚棗比露地棗早上市3個月至4個月,打時間差,每公斤價格貴10元左右。按現在的市場批發價每公斤30元計算,1畝地*少收入在3萬元。”姜學軍告訴記者,今年5月中旬上市的11棟暖棚冬棗,以每公斤40元的價格被小任果業全部包圓,即將上市的冷棚冬棗也被訂購一空。
姜學軍說,如今慕名而來訂制冬棗苗木的人絡繹不絕,預計今年秋天將有更多的人加入冬棗種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