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隆治鄉李家村,農民地里的西瓜分外惹眼,大的重達30斤,小的也有10多斤,西瓜打開后瓤色鮮紅,質地脆沙,甘甜味美。記者了解到隆治鄉素有“西瓜之鄉”的美稱,其中李家村種植的露天旱砂西瓜*為出名。2000年,李家村在民和縣菜籃子辦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下,大力發展旱砂西瓜,西瓜種植面積從原來的300畝發展到2000畝,畝產西瓜5000斤以上,*畝產達1千克,成為民和縣的西瓜基地。2013年,民和縣菜籃子工程辦公室申報的“民和旱砂西瓜”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自2009年開始,隨著土地的退化,種到地里的西瓜秧苗病蟲害增多,西瓜從原來的畝產5000斤變成3000斤,農民的積極性減退,瓜地里長的不是西瓜而是玉米,曾經名聲在外的“西瓜村”不再有西瓜。為何今年農民們又開始種植西瓜?記者了解到民和縣農牧局蔬菜中心引進新品種,向農民免費發放了20畝地的西瓜秧苗,準備重建“西瓜村”。
李炳慶是李家村的老書記,親眼見證了李家村成為民和縣西瓜基地的嬗變。“李家村種西瓜的歷史悠久,我們的老一輩就一直在種,從2000年開始,我們花了3年的時間把村里的耕地變成了砂地,開始大面積種西瓜。”在李炳慶眼中,旱砂西瓜是李家村發家致富的重要農作物,它讓農民每年多了上千元的收入。村民李天錄從2000年開始,至今已經種了18年的旱砂西瓜,盡管近幾年西瓜嚴重減產,但他依然沒有放棄種植。“我記得那時候我女兒上幼兒園,學校要50元學費,我拿不出這個錢,家里窮得叮當響,種了西瓜后手里就有錢了,家里的房子從土房變成了磚瓦房,女兒現在也已經上了大學,可以說西瓜養活了我們。”李天錄覺得自己不應該放棄種西瓜,但每當看到西瓜秧苗得病枯死時,他心里依然不是滋味。
“如何提高李家村旱砂西瓜的產量是我們一直在想的事情,近幾年用了多種方法,但是效果不明顯,今年我們引進了一種嫁接秧苗,根是南瓜根,秧是西瓜秧,名字叫作‘金城皇子’,存活率很高,今年基本沒有出現死苗現象。”民和縣蔬菜中心副主任鐵梅芳說道。記者了解到新品種不僅存活率高,而且體積較大,一畝地基本能保證6000斤的產量,今年參與試種的農民都能掙到1萬多元。“這個品種不會讓我們虧本,種多少就能成多少,不像以前的西瓜,種下去還不知道能不能有好收成。”李天錄表示沒有想到會有這樣好的產量,他地里的西瓜已經賣得差不多了,重達30斤的瓜王,被游客以60元的價格買走。
新品種試種成功給所有人都帶來了信心和希望,鐵梅芳表示蔬菜中心會積極爭取項目,繼續推廣新品種,擴大種植面積,同時給予技術和農資的支持,重現李家村旱砂西瓜的輝煌,而村民也希望能多種幾畝多掙些錢。看到眼前的景象,村支書李四輩有了新想法,“我希望村里能大力發展旅游經濟,搞采摘,同時招商引資,流轉土地大規模種植西瓜,讓村民變成‘股民’。”李四輩表示李家村水土優良,水電路齊全,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能引進外資,讓村里的旱砂西瓜規模化發展,同時打造旅游景區,李家村的美好未來指日可待。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