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產業大而不強、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
提高農產品加工業整體實力,對于促進加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辦的“2018年中農科‘營養健康’食品科技投資路演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的40余家投資機構、10余家加工龍頭企業參加了活動。
中國農科院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表示,開展科技成果與金融投資的對接活動,是以共享經濟的思維對“產學研政銀”五位一體協同發展的*大膽有益嘗試。通過這樣的對接,可以探索出一條農業科技走進市場的新道路,充分發揮金融和市場的優勢,更好地與消費者、市場、企業溝通合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和金融鏈“四鏈融合”。
戴小楓分析認為,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跨越1萬美元大關全面進入營養健康新時代,營養健康是新時代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戰略目標和優先領域。未來三十年,以營養健康為導向的農產品加工業將迎來井噴式高速發展的黃金期、戰略機遇期和關鍵期。中國進入營養健康新時代,以*營養為目標的農產品加工業,將成為金融投資的關注重點。
“下一步要建立適合中國人的營養健康飲食模式,大力推廣以營養健康和食藥同源為導向的技術成果,著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和創新優勢的中式食品工業化、個性化*營養食品制造、基于工業4.0的智能化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實現營養健康夢和美麗中國夢。”戴小楓說。
活動中,農產品加工所共發布了馬鈴薯主食化系列產品與裝備、便攜式花生品質快速檢測技術與裝備、畜禽骨高值化加工技術與裝備、中式菜肴自動化工程全程解決方案、甘薯莖葉青汁粉及多酚系列產品生產技術與裝備等涉及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糧油加工、果蔬加工、畜產品加工和功能食品加工五大領域,9個團隊的11項技術,為科研機構和投資機構搭建了一個信息對接的平臺,為科研人員和投資人之間打造了一個互聯互通的合作平臺。據悉,已有數家投資機構及企業對項目及產品表示了濃厚興趣,并做了深入交流。
有關專家表示,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為核心,優化結構布局,強化科技支撐,提升質量品牌,促進融合發展,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