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元芝麻專業合作社供應新鮮白芝麻”“博雅特產網提供特色白芝麻”“農村電商白芝麻加工培訓班開課了”……近日,隨著地里的芝麻即將進入收獲季節,河南省周口市賈嶺鎮等鄉鎮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又*變得熱鬧起來。
賈嶺鎮等鄉鎮地處豫東平原,是黃淮之間芝麻主產區腹心地帶,這里生產的白芝麻獲得了國家原產地認證。圍繞推進產業扶貧,聚焦增強脫貧能力,2016年以來,當地對廣大鄉鎮農村的特色種植產業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和電子商務知識普及力度,推動地方特色種養和農村電商工作發展。通過積極爭取扶持資金,制定詳細的產業規劃,組織重點企業參與,大力開展科技下鄉和農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訓,為廣大農村送去科技知識、“村淘”知識,加速農民特別是貧困戶“觸網”,激發內生動力,點燃創業夢想,制約當地農村脫貧攻堅的人才、產業、科技等關鍵要素點紛紛獲得突破。
在賈嶺鎮的白芝麻種植基地里,周口農技部門選派和聘請的科研人員給每棵白芝麻樹都掛上了卡片,上面詳細標明了芝麻品種、生產標準、種植戶名稱等,開展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和推廣,白芝麻由此有了自己的“身份證”。為加強白芝麻品種的科學管理,科研人員還指導農民將白芝麻種植改撒播為條播,改不施肥為平衡配方施肥,總結出了一整套白芝麻標準化栽培技術。
賈嶺鎮白楊樹村白芝麻生產基地農民李連升過去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現在的收入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李連升感慨地說,“這幾年光靠種白芝麻這一項就掙了不少錢,這首先歸功于農技人員的技術指導,讓芝麻產量和質量有了更好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我們種植的白芝麻現在搭上了網絡快車”。
據介紹,圍繞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提高農副產品流通效率,當地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運作、部門推動、合作共贏”的發展思路。為了進一步貫徹電商發展理念,強化電商管理,當地邀請電商專家開展專題講座,組織涉農企業、合作社、傳統流通企業等經營主體進行培訓,提高村鎮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的互聯網意識,推動傳統產業“觸網”,促進當地以白芝麻、紅薯粉條等為主的農村土特優產品搭上網銷“高速公路”銷售,加快實現了由“種得好”向“賣得好”的轉變。
與此同時,當地通過實操性電商人才培訓來實現“造血式”發展。在縣區市的產業集聚區開辦小微企業電商培訓班,在鄉鎮開設農村淘寶培訓班,推出“專業型、高端型、普及型”3種培訓方式,特別是針對農村待業人員、貧困戶、殘疾人、留守婦女等愿意從事電子商務的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一些有志于進行電商創業的年輕人從“網盲”變成了“創客”,并逐步成長為鄉村致富能人。據不完全統計,自從當地積極開展產業扶貧、科技扶貧、電商扶貧工作以來,已先后組織舉辦11期電商培訓,累計培訓學員達2760人次,專業實操型培訓9期984人,參訓學員開店數量累計835個,涌現出一批致富帶頭人,成為當地電商創業的一個新亮點。
針對農村物流速度慢的現狀,當地還組織各電商公司與快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利用部分快遞公司空運優勢,讓生鮮產品搭上飛機送至全國各地。目前,賈嶺鎮的白芝麻及其深加工產品、付集鎮的紅薯淀粉和粉條、三店鎮的荊芥蔬菜等,都通過電商包郵活動銷往全國各地,成為撬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匹“黑馬”。嘗到了電商甜頭的李連升說:“往年芝麻收獲后,我們得四處找運輸車開著送往附近集市,現在好了,被村里小伙兒們用電腦賣到了網上,給我們的價格還不低,‘因特網絡真是好,坐在地頭撿元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