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山東棗莊:尋找“煤城”變“綠城”的融合之道
山東棗莊:尋找“煤城”變“綠城”的融合之道
農業網   時間:2018/8/13 8:41: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427

  棗莊,古因植棗樹多而得名,曾經“丹果千株滋萬戶,赤霞百里映天紅”。棗莊,曾因煤而盛,“一部鐵道游擊隊,一曲煤城大風歌”名揚天下。

  現如今,幾近煤竭炭盡,黑色漸褪,綠色崛起。在“煤城”到“綠城”的嬗變中,在全國*整建制推進農業“三區”建設的過程中,農業活力重現,三產融合風生水起。

  近日,記者奔赴山東棗莊進行深入采訪,尋找其“煤城”變“綠城”背后的三產融合之道。

  “融”聚多優勢,從單純理念認知到政策聚力護航,激發活力

  何謂“一二三產融合”?棗莊人形象地打比方說:一二三產不是要做出水果拼盤,而是要榨果成汁;不是西紅柿煮雞蛋,而是要雞蛋炒西紅柿。然而,解決了概念認識問題,在實踐操作層面,如何從政策上打破“三產融合”所面臨的要素瓶頸和機制障礙,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卻是很多地方難以突破的制約。

  “棗莊的做法是,聚指成拳,聚合優勢,發揮集聚效應,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為產業融合發展聚力護航。”棗莊市分管農業的副市長霍媛媛介紹說,2017年底,棗莊市整建制成功創建為*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至此,成為全國*集農村改革、現代農業、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三項*任務于一身的地級市,這讓擔負著為全國探路子、出經驗、創模式的棗莊,具有了獨特的發展優勢。

  在各地融合實踐中,土地規模細小、流轉率較低、流轉方式單一成為棘手的難題。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土地如果不能集約配置,農村三產融合就無法起步。同時,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涉及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不同主體,能否形成合理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延伸和功能拓展的收益,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

  棗莊是如何深化農村產權改革、激活產業融合要素的?來看一組數據:2016年,棗莊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并被評定為*等級,截至目前已完成確權登記頒證面積256.4萬畝,占比98.3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3%以上;2017年順利通過“農村產權交易體系建設”改革驗收,目前全市實現各類農村產權進場交易899宗,交易額28.4億元;569個村(居)完成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試點,累計股金分紅達到2896.12萬元。

  這是一連串極具說服力的數字,總體上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棗莊市農業局局長陳廣良對記者說:“棗莊市印發的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五年推進計劃,為全面推進農村各項改革指明了方向。可以說,深化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激發了產業融合的活力。”

  此外,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以及品牌培育等一系列政策舉措,都夯實了堅實基礎,讓棗莊市產業融合之路越走越寬廣。

  ——培育農業示范園區和新型經營主體,打造產業融合發展主力軍。印發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五年提升計劃,構劃全市現代農業建設路線圖。2017年,新認定精品特色園45個,累計達到70個;目前,市級以上示范社567家,家庭農場121家,龍頭企業325家,棗莊加速邁向農業現代化。

  ——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促進綠色融合發展。自2017年以來,全市共建設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174個,新增應用面積11.6萬畝;建設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46處、面積8.53萬畝。

  ——注重培育品牌,助推三產融合發展。出臺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強農業品牌的創建、整合和運營。目前全市共有農業區域公用品牌8個,品牌產品年產量達332.5萬噸,年總產值達157.9億元,年出口創匯4200萬美元。

  “融”筑多產業,從只有單一環節到全產業鏈布局,深挖潛力

  在棗莊市農業局推薦的《全市農業品牌概覽》一書中,記者看到,全市比較突出的特色農產品多達50種之多,“厚道棗莊人,放心農產品”已成為響亮的廣告語。

  滕州馬鈴薯,皮薄肉脆,是菜用馬鈴薯行業的“風向標”,我國二季作區單產*、效益*的縣(市),出口量占到全國的1/3;嶧城石榴,籽粒晶瑩飽滿,已有2000多年歷史,因面積大、品種多、產量高而成為全國主要石榴產區;山亭小米,因土壤、氣候、光照、降雨等獨特的區域優勢,造就了其質黏味香、米油凝脂的獨特品質、色澤和營養成分……

  無疑,這些傳統農業優勢為農業產業化乃至產業融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以往在棗莊市,單獨從事農產品加工等某一環節的企業較多。”棗莊市農業局副局長宋兆耀說,“這幾年來,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立足產品的開發生產與加工增值,積極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條,將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銷售連接起來,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一種是種養業經營主體向農產品加工或流通領域延伸。據了解,棗莊市有20%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少數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圍繞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規避經營風險,由原來單一的種養業,逐步切入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或興辦農產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企業,或開辦社區生鮮直銷店、網絡銷售平臺,實現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

  山東冠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該公司原以種植生產食用菌為主,現已發展為集食用菌科研、生產、加工、銷售、推廣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智能恒溫養菌車間里,菌種類型多樣,長勢良好;自動菌包加工車間井然有序。這里日產工廠化杏鮑菇6萬袋,年產杏鮑菇鮮品1萬多噸,已成為魯南*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

  另一種是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全產業鏈經營。據介紹,目前全市60%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始向上下游延伸,在周邊地區布局建設原料生產基地,建立專業批發市場、連鎖專賣店、大型冷庫和產品文化體驗館,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近幾年來,棗莊市銀牛面業有限公司以小麥深加工項目為核心全面升級,形成了以優質麥種植、倉儲、物流、糧食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科學產業鏈條,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還使得當地農民小麥增值0.08元/公斤,實現農產品增值2000余萬元。而另一家主要生產系列餅干的山東益康集團有限公司,延伸產業鏈條,投資2000萬元,新上甜菊糖苷生產線,加快甜葉菊種植及甜菊糖生產,培植出了新的增長點。

  此外,還涌現出一種更為現代的模式——“農業+園區”。將農業產業與功能充分結合,突出主導產業發展,向前延伸發展規模化、標準化原料基地,向后發展營銷網絡、商貿物流,同時圍繞主導產業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技術培訓等相關產業,逐步發展為融合農業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示范園區。

  臺兒莊區的山東祥和乳業有限公司,主要產業為奶牛養殖,為保障奶源全程可控,公司建成了萬畝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涵蓋有機果蔬采摘園、乳制品加工車間、奶牛養殖基地、沼氣發電站、有機肥生產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休閑垂釣中心等七大休閑觀光、農事體驗點。通過建設沼氣發電站、鮮牛糞噴漿造粒有機肥加工生產線等,形成綠色、環保、生態、循環綜合利用的農業發展新模式。此外,該公司還建立了健全的產品營銷體系,銷售網點遍布棗莊周邊26個縣市區,可直接將鮮奶送到千家萬戶。

  “融”匯多功能,從單獨生產到功能全面拓展,釋放魅力

  “柜族民宿含春意,暮色淡淡迎歸耕。”入口,8個集裝箱以巨大的八字形列陣布局,艷麗奪目;入內,“盒式”建筑千姿百態、色彩斑斕,不規則分布在湖邊一片片田園之中,構成了工業風與鄉野味的完美融合。這便是位于山亭區徐莊鎮的翼云湖柜族部落。

  據景區負責人介紹,這是國內*個全部用集裝箱打造的生態旅游項目,“時尚蝸居館”全部采用國標集裝箱,改裝成可住宿、聚會、茶舍、餐飲用的房間,一箱一世界、一箱一特色、一箱一文化、一箱一故事,“游客們還可以體驗耕田、織布、收麥子、打玉米、碾谷子、磨豆子等農事活動,享受農家樂趣。”

  過去,人們對農業的認識多局限在生產和產業功能上,農業的生態、社會、文化等多種功能卻被遺忘。隨著城市周邊游、周末游、親子游等鄉村休閑觀光游的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城市游客回歸鄉村,與農業農村近距離接觸,感受著農業農村的多彩魅力。

  蓮步輕移,200余名旗袍佳麗手持油紙傘,款款走過正值盛期的百合花叢,徜徉在流香溢彩的花海,宛如流動的畫幅……這是前不久在薛城區龍潤生態園舉行的棗莊第二屆百合文化旅游節上的情景。據了解,龍潤生態園將飲食、科普、書畫、插花、旅游等多種文化元素薈萃,打造出了獨特的鄉村旅游風情。

  移步換景,處處風光,各有側重,這是棗莊市觀光農業留給記者的*直觀印象。棗莊市九頂蓮花山生態農業旅游景點,以“悠然南山”為主題,包含花卉觀賞、休閑采摘、鄉村生活體驗、動物觀賞、騎馬休閑等內容,常年吸納周邊千余農民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薛城區綠之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集采摘、垂釣、品茗、燒烤、特色餐飲、真人CS等于一體,以綠色有機方式種植的蔬菜水果,游客可自行采摘,草莓剛下架,油桃、葡萄、火龍果又很快到了采摘季,*限度滿足了休閑需求;市中區阿峰生態觀光茶園正在由浙江紹興客商陳浙峰投資建設,*終將打造成融合游園采茶、炒茶體驗、茶文化書法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茶藝演出、采茶節等活動的生態觀光茶園;滕州市*田園綜合體魯班小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建設,以發展現代農業和傳播魯班文化為主線,各種特色街區建成后,可提供700余個就業崗位,為當地注入“綠色”經濟驅動力……

  立足特色農業產業,深挖農業多種功能,棗莊市將農業生產與鄉村民居村落、農耕鄉土文化、鄉村度假酒店、養生休閑山莊等緊密結合,實現了農村生態和產品的價值增值,帶動了農民增收就業。據不完全統計,棗莊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直接帶動農民就業12.5萬人,年接待游客量785萬人次,年銷售農產品6.8億元,年營業利潤達3.7億元。

  “融”合新業態,從傳統模式到嫁接“互聯網+”等現代元素,增添動力

  創新流通模式,構筑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這是當今中國各地較為普遍的新模式,在棗莊也正蓬勃發展。

  山亭區百家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綠色廚房配送工程,以貼近社區的實體連鎖店為依托,以電子商務為平臺,將深厚的農業文化與東北優質的農業產品相結合,打造實體店和互聯網結合的新型商業模式。

  依托“農業云”建設平臺,棗莊市積極探索推進“智慧農業”,推動互聯網、物聯網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深度融合,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服務于鄉村產業振興。

  借助電子商務銷售農產品的同時,棗莊市著力建立以消費為導向的農業生產體系,從過去的“農民生產什么賣什么”轉向“消費者需要什么生產什么”的模式。“*為明顯的變化就是,通過培育‘互聯網+特色農產品’‘互聯網+來料加工’等模式,棗莊已建設23個電子商務村,幫助農民實現‘不離土、不離鄉、在家致富奔小康’。”棗莊市農業局副局長劉陵恒告訴記者,近年來,棗莊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加強合作,建立了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滕州市縣級服務中心,啟動了蘇寧農村電商網點布局。目前全市共有農產品類網店2200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320余家,農產品網上銷售額占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的11%。

  霍媛媛告訴記者,下一步,棗莊市將在產業鏈條延伸、品種優化改良等方面持續用力,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三產融合中承上啟下的作用,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更加注重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農業、現代物流、電子商務與鄉村旅游農業的深度融合,在全市形成以“園區帶基地、企業聯農戶、產業興鄉村”的發展格局。

  “煤城”即將成為棗莊的歷史印記,農業依然會歷久彌新,三產融合更加水乳交融,一座嶄新的“綠城”將永遠綠意盎然,生機無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