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么市場都有一個不變的規律——供不應求就會漲價,養老市場也一樣。在老齡化問題凸顯的當下,養老產業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于是,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農村,認為農村是發展養老產業的廣闊舞臺。
現在,老齡化的程度不斷提高。數字顯示,截至去年底,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超過2.4億,也就是說,大約每六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人。這是養老產業的一些常見業態,有不少人已經開始涉足相關業務,也獲得了一些良好的經驗。在大家各自努力探索的前提下,管理部門也可以有序地進行引導。老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大家創業不一定非得在成熟市場中比拼,也可以尋找細分市場中的新需求、新商機。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探索,我們就能夠不斷完善和拓展養老產業鏈,讓創業者都有新機會,也讓老年人能享受更加豐富和愜意的晚年時光。
老齡化加劇意味著我們要為這些老人投入更多資金和精力,確保他們的晚年生活能夠舒適安心。國家有專門的養老體系,而養老問題還有一條龐大的產業鏈,在這當中,咱們大家都可以參與。
這條產業鏈里都包括什么呢?簡而言之,就是衣食住行無所不包。從養老院、家政服務,到老年大學、老年旅游,都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務。一方面,這是對老人晚年生活的必要服務;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商機所在。而且如果咱們算一算賬的話還可以發現,養老產業的回報其實并不低。
對于養老院來說,國家對于這個領域有專門的補貼,每個養老院的床位*性補貼2萬5千塊錢。從投入來看,需要置備的基本上就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家具和一些相應的醫療護理設備。而每個月每個老人的消費則可以達到上千塊錢。有人就算了一筆賬,一個30張床位的養老院,每個月的收入就可能達到10萬塊錢。
相應的,有了住的地方,老人還要考慮吃飯的問題。現在,面向老人的社區廚房也成為一種新生意。幾十平米的門面房就足夠,前期投入成本只要幾萬塊錢,生意的模式也多種多樣,食材可以由商家來提供,也可以由老人自己來提供,而這當中的收益,也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生活好了,大家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就會更加看重,老人也是如此。所以現在各個地方都出現了老年大學、老人文化館這樣的機構。這樣的機構設立起來需要配備更多的資源,不過一旦開始運營,得到大家的認可,那就會有很多的回頭客。這也讓這類機構有相對長久的回報周期。
隨著大家收入的提高,外出旅游也成了越來越常見的休閑方式。針對老年人,現在還有專門的夕陽紅旅行團。對于這種業務模式來講,前期投入比較大,而且需要相關資質。不過,旅游產業的附加值是比較高的,形成規模之后,還是能有豐厚的收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