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沒有穩定的工作,他們的養老問題是一件大事。對于農村居民而言,可以選擇購買農村養老保險。那么,目前的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及繳納標準是怎樣的呢?
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
月養老金待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養老金計發月數)。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中央財政確定的2018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88元。各地方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再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于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于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什么是新農保
農村養老保險是我國政府為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而制定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的一種新型保險。在我國,凡是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新農保。以“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其中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并且會直接補貼到農民個人。年滿60周歲、農村戶籍的老年人免繳養老保險,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繳納標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國家強制性的繳費,必須參加,而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則屬于自愿參保。新農保繳費標準目前全國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各地也都根據實際情況增設了不同的繳費檔次。地區不同,繳費檔次設立標準不同,繳費金額不同。其中100元、200元為特殊群體繳費檔次。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參加新農保的人員,可自愿選擇繳費檔次,所繳費用記入個人賬戶,多繳多得。農村居民可以選擇三種繳費方式:
1.定時繳費。收入比較穩定的農村居民可以選用這種方法,可按月、按季繳納費用,殷實一點的也可以按半年或按年繳納保費。
2.不定時繳費。對于收入不穩定的農村居民可以采納此方法,熟年多繳,欠年少繳,災年緩繳。
3.*性繳費。對于年齡偏大的農村居民且經濟條件較好的,可以選擇將保費*性繳足,年滿60周歲起就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