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滕州采訪了解到,該市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正成為人們向往的詩意家園。
合作社建起“中央廚房”
李國,在滕州是一位小有名氣的農民。他的正德康城蔬菜專業合作社致力于提供安全營養校園配餐的專業平臺,在它的“中央廚房”,產業融合體現得淋漓盡致。7月29日,記者看到,一臺包子機一小時可生產7800個包子,一條68米長的洗碗設備只需4人操作,而從新鮮饅頭出鍋到擺上學生餐桌也僅需2小時:“蔬菜采摘后營養成分每個小時遞減5%到10%,中央廚房建在田間地頭,采摘完菜之后,直接進入中央廚房進行加工,然后再冷鏈輸送到餐桌上。通過我們流程再造,我們1500個農戶的農產品保證12個小時之內送到5萬個學生的餐桌上。”
一頭連著學生餐桌,一頭連著農戶基地,在餐桌端,由“中央廚房”的*營養師制定科學食譜,而在田間,“中央廚房”跟合作社簽訂協議,提供種苗等生產資料,回收合格的農產品。
羊莊鎮宋屯村走出去的青年劉超,在僑興集團ODM海外手機事業部任總經理,放棄百萬年薪及股份回老家當農民。他創辦了滕州市問鼎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搞大櫻桃種苗研發、有機種植、生態觀光農業等業。目前,高標準建設了1000畝優質大櫻桃基地,注冊了“鼎櫻莊園”商標。同時,以工業化標準從事農業生產,以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種植模式,向農產品電子商務延伸,果蔬從原產地采摘到一線城市終端客戶只需要24小時。
像李國、劉超一樣,越來越多懂現代農業、懂運營的知識型年輕人,踏上了返鄉創業之路,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新六產”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動能。
滕州通過建設產業園,打造現代農業示范的載體、現代農業技術裝備集成的載體、優勢特色農業發展的載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載體,推動農業生產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美休閑鄉村、田園。以豐谷云農、云嶺田園、魯班小鎮、古薛農業公園等為建設重點,建設了10大現代農業產業園、10大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以錦天農業等為重點,創建了10個美麗田園綜合體。
孔子學堂書聲朗
“弟子規,圣人訓,守孝悌,次謹信……”剛入洪緒鎮郝洼村,悅耳的誦書聲就越過一座院落的墻頭,飛出院來。這是小學生們利用暑假在該村新建成的孔子學堂誦讀傳統文化經典。
據介紹,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滕州市很多村子建起了孔子學堂。
張汪鎮大宗村棗莊經濟“*村”,這里的村民結婚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必須在“五一”或“十一”,而且是集體婚禮。沒有了各家各戶操辦喜事的鋪張浪費和攀比之心,也少了刺耳的鞭炮聲,但多了村民的祝福與喝彩,傳播了文明新風尚。
與其他村莊相比,大宗村還有一個“另類”之處,那就是村里在廢棄河坑上建起村民公祭堂,滿足了人們的治喪和存放骨灰的需要,田里造墳至此根絕。
村黨支部書記宗成樂說:“自打有了這個公祭堂,村民辦理喪事簡便多了。有句話說得好,厚養薄葬方為孝。讓老年人在生前的時候,得到多一點的關心,多一點的物質保障,才是真正的孝順。我們大宗村每年定期組織村民學習中華孝文化,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愛情懷,教育村民如何在生活中傳承孝道。每逢節日,我們都為老年人慶祝節日,不僅給老年人發放節日禮品,還請老人們吃‘長壽宴’,讓老人能有一個愉快的晚年。”
如今,孝親敬老正成為一種精神,流淌進大宗村村民的血液里。
進城農民又搬回村了
西崗鎮東王莊村是滕州市 “美麗鄉村”示范村,也是鎮村一體化建設的典型代表,全村共有217戶、758人。村兩委按照把環境做美、把服務做細、把文化做深、把產業做強的建設目標,打造了一個讓本村人幸福、外村人羨慕的村莊,并獲得省“美麗宜居鄉村”稱號。
走進東王莊,這里房屋規劃整齊,道路寬闊平整,路邊的綠化苗木或花團錦簇或青翠蔥蘢。漫步村中,鄉村記憶館、文化廣場、景觀湖、圖書閱覽、超市、衛生室、健身器材等一應俱全,記者者發現,這里既有城市小區的所有功能,又有著鄉村生活的恬靜。村黨支部書記單新民說,*近這幾年村子環境好了,3戶進城的村民又陸續搬回來了。
70多歲的王維親是一位退休教師,之前一直在城里居住,現如今又搬了回來:“現在村里環境好了,鄰里之間也融洽和睦,診所、超市、圖書室都有,生活起來也便捷,住這里比住在高樓上舒服。”
據統計,在全市的1250個行政村中,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范圍的就有1013個村。從今年開始,該市實施美麗鄉村攻堅行動,力爭通過3年努力,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70%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