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緊緊圍繞國有林場改革總要求,采取試點先行,總結試點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開的步驟,探索出國有林場管護新機制,工作取得實效,順利完成國有林場改革任務。
創新機制體制。普洱市明確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要對林場發展戰略、規劃政策等的制定和實施,減少對國有林場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落實國有林場法人自主權。同時,對國有林場職工嚴格按照事業單位考核管理,加強內部管理和目標考核,實行以崗位績效工作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競爭、制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林場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了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的國有林新的管護機制,提高了國有森林資源管護的質量和效益。
加大人財物投入。明確各縣(區)國有林場為公益一類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副科級,調劑事業編制人員90人。在市林業局造林綠化科加掛國有林場管理科牌子,增設副科級職數一名。在思茅區林業局成立了國有林場管理中心,調整事業編制6人。同時,對國有林場的干部職工,一律按照《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條例》要求參加各項社會保險。與聘用管護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工資待遇高于縣內*工資水平,并按國家相關規定購買五險。全市共投入改革資金868.88萬元,各地國有林場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有效提高了林場干部職工積極性。
試點示范引領。普洱市結合國有林場、林區管理實際,率先在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試點探索將不在國有林場、森工企業、自然保護區的40.09萬畝國有林納入管護,落實管護的主體和責任,明確由新組建的孟連縣國有林場進行管理。同時,建立國有林場森林資源檔案及管理臺賬,編制國有林場中長期發展規劃、國有林場森林生態建設方案。合理界定國有林場職能,理順國有林場監管體制,實現了國有森林資源管護方式和監督體制的創新,改革試點經省級驗收評定為*,為各地國有林場改革積累了經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