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拂過甘蔗林碧濤翻卷的季節,灶臺上就會升騰起糖膏的氣泡,細膩綿軟的糖坯,實誠齊整的板糖,勾畫出傳承千百年余香綿長的制糖工藝。在《魅力中國城》第二季首輪競演舞臺上,助陣嘉賓現場講述了崇左古法制糖手藝。
遵循世代傳承的手工熬糖古法,一招一式,都是崇左代代熬糖匠人的心手相傳。競演場上,演員們還將裝有承載著紅糖的繡球送給現場觀眾,傳達崇左人民誠摯心意和美好的祝愿。
追根溯源,甜蜜了老百姓生活的古法紅糖,制作原料不是別的,正是那節節甜的甘蔗。
“全國人民每吃的5勺糖中就有1勺是崇左人民貢獻的!”在推介崇左時,崇左市主政者劉有明生動形象地介紹“中國糖都”——崇左。
勤勞質樸的崇左人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不僅改善和提高了生活質量,還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甜蜜事業”。一眼望去,400多萬畝綠油油的甘蔗地,形成了一片碧綠蔗海。就是這些從大地生長出來的“甜”,讓崇左人民的日子,*比*甜。
觀蔗浪、品蔗香、嘗蔗甜。崇左的氣候、土壤非常適合種植甘蔗,在中央和自治區積極推動下,崇左把甘蔗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甘蔗“雙高”基地風生水起,已種植甘蔗400多萬畝。去年,崇左市入榨原料蔗共1758.38萬噸,占廣西入榨量5057萬噸的34.77%。混合產糖205.57萬噸,占廣西總產量600萬噸的34.26%。崇左年蔗糖產量占廣西的三分之一、全國的五分之一,穩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這組“甜蜜數字”,是崇左“糖都地位”的直接反映,更是崇左人民甜蜜生活的真實寫照。
嘗蔗甜就是要讓崇左百姓嘗到種植甘蔗的“甜”。2017年,甘蔗平均收購價格約510元/噸,蔗農蔗款收入約90億元,創歷史新高。甘蔗產業已經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成為崇左人民奔小康的“加速引擎”。
蔗糖傳統產業讓崇左人民生活甜起來了,而另一個依托邊境口岸優勢新培育起來的特色產業——水果產業,讓崇左人民生活“甜上加甜”。
“去年,崇左進口的熱帶水果占全國的一半,大家吃到的榴蓮、山竹、蓮霧等熱帶水果,每2個就有1個是通過崇左進口的。”介紹蔗糖的話音剛落,劉有明又聲音嘹亮地推介從崇左進口的熱帶水果。
“這種是燕窩果?我*次見。”
“哇,好香的榴蓮!”
“這是什么果?拿在手上,就聞到了果香。”
錄制當晚,東盟風情水果宴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在場評委、嘉賓和觀眾們的目光。
在崇左,一說起水果,就會想到憑祥口岸,就會想到中越邊境線上中國對東盟*的水果交易市場——浦寨邊境貿易區。在這里,每天的水果交易額高達一千多萬元!
作為國家進境水果指定口岸,憑祥口岸水果進出口逐年增長,進口東盟國家水果已突破200萬噸,占全國的46%,穩居全國*,已經成為我國*的東盟水果進境口岸,憑祥正在崛起成為“中國—東盟水果之都”。
快速卸載、有序裝車、排隊通關……時間就是水果的生命!每天清晨天蒙蒙亮,憑祥口岸就開始忙綠起來,每天經憑祥口岸從東盟進口大量的山竹、榴蓮、芒果、龍眼、荔枝、紅毛丹等30多種水果,這些水果絕大部分來自越南及泰國,要爭分奪秒、在*快的時間內進境后銷往全國各地。
獨具毗鄰東盟、口岸物流發達突出優勢的憑祥,成為了中國和東南亞水果進出口的集散地,在當地應運而生許多水果經營品牌,讓更多崇左人民享受到了水果事業的惠利。
胡熙施水果撈是一家經營了十多年的老品牌,不但注冊了商標,還在廣西開了多家連鎖店。一碗水果撈可以*性吃到十幾種進口水果,經常被游客調侃是國際水果撈,即使到了深夜,也有源源不斷的客人,絡繹不絕的游客讓夜幕下的美食街變得熱鬧非凡。如今的美食街已經成了當地一道*的景點,是游客來到憑祥的必去之處。
如果說甘蔗的 “甜”滋養了崇左人民的生活,那么水果的“甜”就豐富了崇左人民的身心。吃一個果,沁人心脾。嘗一口糖,“甜”上心頭。這些專屬于崇左的“甜”,讓崇左人民過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也正通過現代便捷的物流鏈“甜”到全國各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