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產品優質優價,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農產品品牌效應,更是給相關經營者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在這一趨勢下,農產品市場也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有的人利用假產地、假工藝、假認證、假商標、假包裝等種種不法手段,將那些質量低劣的農產品冒充知名品牌推向市場。這些假冒農產品,不單單坑害了消費者,也讓品牌農產品經營者遭受了經濟損失,更給多年培育起來的農產品品牌帶來極大危害。
農產品品牌的背后,始終是質量。2018年是我國的農業質量年,實現農產品生產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是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迫切任務。一般農產品要成為知名品牌,要有規范化的管理、標準化的生產加工,還要有持續不斷的品牌塑造。不僅如此,從種養農戶、農業科技工作者到龍頭企業都要為此付出成本。嚴厲打擊假冒農產品,既是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是對品牌農產品經營者的支持與呵護。
要消除假冒農產品,凈化農產品市場環境,有關部門要拿出真招、實招,要用法律手段維護農產品市場秩序,對造假售假者給予嚴管重罰,提高他們的違法成本。品牌農產品產地也要更加嚴格地按照規范和標準生產加工農產品,使其特色更加突出,質量更加上乘,增加制假售假的技術難度。要加大自查力度,抓好包裝袋、商標、防偽標識等環節的管理,降低假冒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可能。廣大消費者及社會各界也要齊心協力,形成對假冒農產品人人喊打的氛圍,讓假冒農產品無處遁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