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走出文化扶貧特色之路
“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走出文化扶貧特色之路
農業網   時間:2018/8/15 13:11:00  來源:青海日報  閱讀數:412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大草原的達玉部落民俗村里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讓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撩開了金銀灘大草原的“神秘面紗”,但絕大多數游客卻不知,海晏縣是集多民族聚居、農牧結合于一身的典型西部高原貧困縣。2016年,海晏縣建檔立卡貧困戶811戶2505人,脫貧難度非常大。如今,在達玉部落文體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洛桑尖措的帶領下,通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走出一條文化扶貧特色之路。

  海晏縣甘子河鄉溫都村的馬玉芳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她獨自撫養三個孩子上學,家里條件比較困難,是鄉上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7年6月份,得知達玉部落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攤位,馬玉芳立即申請了一個攤位,賣起了釀皮,每個月平均能掙四千多塊錢,這份收入讓馬玉芳一家有了依靠,家里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達玉部落文體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洛桑尖措創辦,在促進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7年接待游客人數達到31萬人次。先后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國家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重點項目,被評為文化體育旅游產業示范基地和重點文化產業扶持企業等,在國內都已經小有名氣。

  看著公司*天的壯大,洛桑尖措開始琢磨如何帶動其他人致富。2016年以來,除了發展旅游,他的公司承擔了海晏縣4個鄉鎮、3個社區、611戶貧困戶的脫貧攻堅任務,成為海北州旅游扶貧示范點。他認為,靠著傳統藏族民俗文化發展起來的旅游產業,就應該回報當地牧民群眾,尤其是貧困群眾,*終要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為了實現*扶貧,洛桑尖措帶著公司的人到聯系點結對幫扶貧困(村)戶入戶摸底調查。根據調查,他們決定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開發模式,并制定了“參與經營、用工就業、電商訂購、分紅增收、圓夢助學”五大舉措,推進*扶貧、*脫貧。

  大學生本旦日家境貧寒,2016年起,除了每年可以獲得達玉部落獎勵給他的助學金外,假期他還在公司兼職做銷售工作,為自己賺生活費。本旦日覺得很欣慰,他不是單向的受助,而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價值。達玉部落文體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六成客人來自網絡,這讓洛桑尖措堅信,用“互聯網+”的思維做旅游業是旅游營銷的趨勢。于是,達玉部落在原有旅游紀念品銷售中心的基礎上搭建了電商平臺,游客既可以在景區商城選購商品郵寄回家,也可以在網上商城下單購買。僅僅2016年一年,達玉部落網上商城的銷售額就達到200萬元。

  在扶貧措施上,洛桑尖措也想到了利用這一平臺。“通過電商平臺,我們幫助15戶貧困戶打開了青稞炒面、風干牛羊肉等農畜產品和民族特色旅游產品的銷路。”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幫助10戶貧困戶銷售了7.5萬元的風干牛羊肉、酸奶、牛奶、曲拉、酥油等特色畜產品,戶均實現增收2500元;幫助3戶貧困戶銷售了8400元的民族特色旅游產品,戶均實現增收2600元。

  為了能讓貧困群眾參與扶貧產業,達玉部落采取“貧困戶直接參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方式,公司與5個村級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將其經營活動納入公司產業鏈。以2016年為例,5個合作社平均增收2萬元,輻射帶動88戶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接納45戶貧困戶直接參與環湖旅游服務驛站的經營,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依托公司旅游景點旺季客流資源,還為40戶貧困戶免費提供景點食品區、工藝品區攤位,實現戶均增收1.2萬元。

  海晏縣金灘鄉光明村的張宋玲就是經營景區攤位的貧困戶之一。2017年6月,張宋玲被鄉政府安排到景區做起了手工藝品買賣。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旅游旺季,一個月差不多能賺3000多塊錢。她目前的想法就是,把掙來的錢先還治病欠的賬,等還完賬,離脫貧就不遠了!

  今年7月份,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在青海省召開。這讓洛桑尖措倍感振奮,“下一步,我要繼續以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為核心,通過文化企業幫助貧困戶參與市場經營活動的方式,不僅為貧困人口帶來經濟收益,同時培育新的發展觀念,加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讓鄉親們充分認識到掌握脫貧技能的重要性,提升大家的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只有精神富有了,才能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y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