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農委獲悉,今年以來,玉林各級農業部門認真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打造“五彩玉林·田園都市”的玉林名片,積極穩生產、調結構、提效益、促振興,全市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上半年,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穩中有進,農林牧漁總產值171.1億元,同比增長5.5%。全市糧食生產穩健,共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33.27萬畝。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特色產業加快提質增效。在穩定糧食的基礎上,深入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穩步推進。水果實現豐產豐收,完成水果總產量22.94萬噸,產值6.87億元。經濟作物實現增產增效,蔬菜種植面積32.96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60.8萬畝,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697.86萬平方米,產量2.37萬噸。富硒農業加快推進,發展富硒農產品開發的企業79家,建設富硒農產品核心試驗示范基地68個,取得富硒品牌認證7個,推廣富硒農產品種植面積2萬畝。
積極推進農業“接二連三”,三產融合發展成效凸顯。上半年,農產品加工業共實現規模以上總產值413.4億元,同比增長9.8%;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接待游客人數264.42萬人次、旅游總消費18.9億元,同比增長32.12%、28.75%;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緊緊圍繞“誰來種地、怎么種地”這一核心問題,積極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建立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農業經營體系。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培育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397家、家庭農場1072家。全市共有4家*、34家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33家*、187家自治區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全市農業產業化組織覆蓋60%以上的農戶、85%以上的行政村。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鄉村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農村改革試驗任務取得重大進展,在國家層面實現政策轉化。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運營穩健,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流轉交易總額達28.01億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扎實推進,截至6月底,完成確權耕地面積249.7萬畝,全市可發證率達到98.3%,進度位居廣西前列。
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平臺不斷升級。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截至6月底,全市建成并獲得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11個、今年上半年通過驗收2個。陸川縣被授予陸川豬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容縣被授予沙田柚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市各級示范區共實現經營收入44.56億元,累計輻射帶動農戶19.4萬戶、引進新品種1213個、新技術950項、培育名優品牌144個、“三品一標”產品234個。
脫貧攻堅添新舉措,產業扶貧成效顯著。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工作,重點打造了興業縣百谷米業香米示范區、陸川縣春旺橘紅中藥材產業示范區等100個現代特色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和100個產業扶貧培訓基地,輻射帶動了4萬多戶貧困戶加快產業致富脫貧。聚焦貧困縣“5+2”、貧困村“3+1”特色產業需求,開展種養業、林業等方面的相關內容培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