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是上海承擔起新時代新使命的必然要求。作為超大型城市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上海農業,不能是大水漫灌式發展,必須以品質品牌論英雄。同時,上海發展品牌農業是上海“四大品牌”建設的應有之義,必須下功夫扎實推進。
事實上,農產品品牌是質量和信譽的承諾。加快農業品牌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當下已顯得越來越重要。
當前上海農業已進入了發展品牌農業的新階段。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吃飽已不成問題,人們對農產品的要求變為既要吃好,更要吃健康,農業轉入了質量為重的新階段。與此同時,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看賣相,更要看品牌。作為超大型城市,上海農產品需求總量大、增長快,在農產品市場需求變化中始終處于引領地位。同時,上海農業經營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較高,上海人均收入又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市民消費能力強,上海農業完全有基礎有條件率先步入品牌農業新時代。
發展品牌農業有利于促進上海農業提質增效。從產業特性來看,農產品是生物生產,農藝較難控制,產品的成份比較復雜,產品質量、功能相對工業品較難體現,優質優價也比較難實現。有鑒于此,農業比工業更需要品牌化,上海加快農業品牌化建設尤為重要。從發展規律來看,一個產業的經營主體往往會經歷從少到多、再從多到少的過程。誰先打響了品牌,誰就能先占領市場,就搶占了制高點。上海農業體量小,農業要做強做精做優,就必須更加注重搶占品牌這個制高點,通過品牌化來統籌利用各類資源做強產業,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提高農業經營效益,這是今后上海應對國內外市場、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的出路所在。
發展品牌農業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從現實需求來看,品牌引領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抓手。品牌創設是一套體系,*的農產品品牌,必須具備良好的生態、優質的品種、先進的技術、嚴格的標準、規范的農藝、科學的管理、現代的營銷等要素,缺一不可,而且這些要素要有機融合,這是現代農業的特征。做好農業品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也是衡量上海實現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的主要標志之一。
應該說,近年來上海郊區積極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涌現了一些在市場上有一定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農業品牌附加值明顯提高。但我們也應看到在一些地方農業品牌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長遠規劃、整體設計和政策支持有待進一步健全,農業品牌建設任重而道遠。
打造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農民。新形勢下,上海應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強化農業品牌頂層設計和制度創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和富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品牌。
未來上海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可以在五方面下功夫:
注重強化科技創新,打好“特色牌”。上海農業科技較強,又有人才、資金等要素集聚的優勢,要充分發揮這些有利條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良種良法、節本增效、綠色生態、優質安全、健康營養等方面的科技貢獻。積極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滿足差異化、個性化、時尚化的消費需求。
注重拓寬產業鏈條,打好“融合牌”。近期,本市將出臺促進鄉村民宿發展扶持政策,對鄉村民宿加強統籌規劃、強化規范管理、優化發展政策,充分發揮鄉村民宿在推動城鄉和產業融合互動,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創新轉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著力將鄉村民宿培育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產業,為城鄉居民提供望得見綠、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旅游體驗。同時,在強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探索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整合相關品牌,放大和共享區域公用品牌帶來的整體紅利。
注重質量安全管理,打好“綠色牌”。要按照將上海建成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的城市的要求,把標準化作為品牌化的基礎支撐來抓。大力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使產地、產品的綠色生態美成為品牌的“賣點”。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農業標準的示范、培訓和推廣力度,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注重挖掘品牌內涵,打好“文化牌”。挖掘農業品牌的歷史文化內涵,在講出農業好故事中標注“好吃、好看、好玩、好感覺”新高度。積極創建和發揮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功能,注重產品包裝設計,大力發展創意農業。
注重加強宣傳推介,打好“營銷牌”。鑒于農業產業的弱質性、公共性,積極鼓勵各區結合當季農業生產、農村風情風貌、鄉土民俗文化等特色,舉辦豐富多彩的農業展會、產銷對接會、農產品推介會、主題農事節慶活動等,大力宣傳推介特色農產品。支持建立信息服務和網絡銷售渠道,引導優勢農產品開展網上銷售,使品牌建設塔上“互聯網+”的快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