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18年初伏的*后*,經南太行七條掛壁公路里*年輕的昆山掛壁公路,進入山西省陵川縣古郊鄉昆山村時,已經接近中午,來太行山上避暑旅游的游客絡繹不絕,村民郝利平正在自己的農家樂忙里忙外,招徠著出出進進的人群。
晉東南*南端的陵川縣與河南省輝縣市搭界,昆山村是兩省的邊界村,山腳下就是河南省的郭亮村。
“貸了30萬把農家樂修起來,生意*比*好,月收入能到一萬五到兩萬,比去河南打工強得多,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了。”郝利平說。
近年來,陵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稱陵川聯社)堅定支農、支小、支實發展方向,不斷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對金融的需求,創新推出了適合農家樂發展的“三戶聯保經營貸款”,農戶免抵押、互保持續獲得發展產業的資金,成為當地農戶過上美好生活的圓夢者和當地新興產業發展的助力者。
定位——
圍繞農村經濟轉型選客戶
昆山村全村共有78戶,297口人,200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以前的日子更是不堪回首。
2009年,當地政府投資改造了1992年修的昆山掛壁公路,將其升級為一條旅游公路。此舉不僅打通了昆山等村的出行之路,還將王莽嶺、昆山景區與河南萬仙山等景區連接起來,為當地農家樂鄉村游產業提供了發展之路。
52歲的牛富群滿臉的憨厚淳樸,是一個有頭腦的農民。1991年昆山村正式通車前,基本生活來源靠外出務工。旅游公路修通之后,來往的游客越來越多,他敏銳地意識到商機的存在,2009年,牛富群從陵川聯社獲得5000元貸款,創辦了昆山村*農家樂“溝里人家”。
在牛富群的引領下,村民們陸續經營起農家樂,后來,村里的大多數務工人員也返鄉創辦農家樂,自主創業。
“可不少掙錢呢。眼下正是旺季,村里*性能接待三四千人就餐住宿。每戶一年*少的也掙10萬塊錢,*多的能掙40萬,這好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昆山村黨支部書記郝桃福說。
陵川縣是省級貧困縣,近年來,該縣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原地區*具影響的生態旅游度假中心。在這一規劃引導下,以農家樂為主要載體的鄉村休閑旅游在陵川縣持續火爆,旅游業以及農家樂不斷壯大。
“我們在落實省聯社萬名客戶經理進村入戶行動計劃中,對當地政府支持的新興產業進行了深入調研,及時推出了以成熟景區周邊連片貧困村為重點,以生態休閑村和文化旅游村建設為主線的農家樂經營貸款,選擇了農家樂經營戶為服務主體。”陵川聯社理事長趙振江說。
目前,僅有78戶297口人的昆山村,已有36戶從陵川聯社獲得農家樂經營貸款921萬元,陵川聯社找到了服務新型農民的路徑。
訂制——
圍繞農民需求創新金融產品
武家灣村是陵川縣馬疙當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鄉村,與河南省輝縣市薄壁鄉平甸村接壤。氣候溫暖,水源充沛,素有“小江南”、“太行平湖”的美稱。
村里能人喬金寶在陵川聯社3萬元貸款的支持下,創辦了村里*農家樂“鄉里鄉親”。今年,經過慎重考慮,喬金寶決定再次向信用社申請貸款,用于擴大經營面積,改善經營條件,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高質量服務需求。
讓他沒想到的是,陵川聯社的小微客戶經理告訴他,憑借自己的信用,就可以獲得10萬元貸款。
喬金寶的示范力量是無窮的。武家灣村發展農家樂的農戶們也紛紛效仿,向陵川聯社申請這種貸款,升級改造自家的農家樂。截至目前,陵川聯社為武家灣村45戶農家樂發放了258萬元的貸款,戶均超過了5.7萬元。
“貸款準入門檻低,除去一般自然人貸款的基本條件外,只要年滿28周歲以上,在當地從事農家樂經營兩年以上,就能申請貸款。”陵川聯社小微部經理劉輝輝介紹說。
今年,陵川聯社向昆山村的牛富群發放了30萬元貸款,經過翻修,牛富群的農家樂由原來的2間石頭小屋變為目前的3層小樓,共計42個房間,可*性接納游客80余人就餐住宿,年收入可由原來的幾萬元增至20余萬元。
牛富群這筆貸款叫“農家樂三戶聯保經營貸款”,和喬金寶的貸款一樣,都是針對農家樂經營主體的自然人發放的金融產品,不一樣的地方是,喬金寶是憑借個人信用獲得貸款,金額*10萬,牛富群是以經營戶互保的形式免抵押獲得的貸款。
“三戶聯保是指三戶規模差不多的農家樂自愿組成一個聯保體,對聯保體進行統一授信,戶均貸款*多可達30萬元,解決農家樂貸款擔保難的問題。”劉輝輝說。
“這相當于是給我們這些農家樂經營者私人訂制的金融服務。”2016年起,郝利平累計獲得陵川聯社支持的貸款達50萬元,經過不斷改擴建,他家成為昆山村接待規模*的農家樂,可同時接待160余人餐飲住宿。
近年來,該聯社為奪火鄉、馬圪當鄉、古郊鄉等鄉的192戶農戶累計發放農家樂經營貸款達2073萬元,農信社和農戶獲得了共贏發展。
升級——
運用現代金融服務提質
從2009年的5000元貸款,到現在三戶聯保獲得30萬元農家樂貸款,牛富群的農家樂由2間石頭小屋變為3層小樓;喬金寶從幾年前的3萬元貸款開始,到現在能獲得個人信用農家樂貸款10萬元;郝利平家從農家小屋變成四層的農家樂經營體……陵川縣農家樂這一新業態的升級背后,是陵川聯社細做小微服務的升級。
“昆山村36戶獲得農家樂經營貸款921萬元,戶均25萬多,幾個鄉的192戶農家樂經營貸款達2073萬元,戶均超過10萬元,這組數字說明,陵川聯社對三農的金融服務,找準了貸款的主體,找出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辦法,做到了金融服務跟著經濟發展水平走。”相關三農金融專家評價說。
這一實踐意味著,農民的金融需求隨著當地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在逐漸提高,不是傳統認為的三五萬元的小額貸款;他們在使用貸款過程中積累的信用、風險承擔能力為陵川聯社從三五萬到十萬、三十萬的金融產品升級設計提供了支撐。陵川聯社適應當地實體經濟的發展,滿足了農戶和農村經濟不斷增長的金融需求。
陵川聯社還依托山西省聯社銀行的現代業務開通手機銀行6190個、微信銀行13970個、第三方快捷支付35308個、晉享e付428戶,布放ATM機22臺、POS機326臺、助農取款機139臺。這一布局使陵川聯社不僅能獲得當地農家樂經濟的大數據,為支農支小支實提供了決策依據,還有力提升了服務三農的水平。
“以三農優先的理念,堅持深耕三農,細作小微,*扶貧,傾力重點的服務定位,交出了一個縣級聯社如何支農、支小、支實的答卷。”趙振江說。
在全省范圍內,山西農信社涉農貸款全年凈增目標為500億元,截至2018年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達3910.94億元,凈增329.77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65.95%。
“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做好金融工作提出了四條重要原則,其中*條就是要‘回歸本源,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對山西省農村信用社來說,回歸本源,就是要做到深層次滿足農村小微客戶的資金需求,立足支農、支小、支實適應和服務本土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山西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崔聯會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