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懷化市中方縣瀘陽鎮五里村基地里的艾葉綠油油一片,長勢喜人,曾凡丁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曬一曬。曾凡丁的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這兩年轉型做中藥材種植,以艾葉為主,輔以射干、白芨、玉竹等品種,在中方、溆浦等地發展了上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這是湖南懷化市大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湖南懷化市地處武陵、雪峰兩大山脈之間,溪河密布,雨水充沛,森林覆蓋率70%以上,青山綠水成就了懷化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全市中草藥資源達1909種,其中重點藥材175種,占全國重點品種總數的66.9%,年產量達769萬噸。中藥材品種、產量及質量均居湖南省*,中藥材蘊藏量居全國第二,為全國少有的中草藥資源富集區,是*的“中藥材之鄉”。
近年來,湖南懷化市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富民支柱產業來培育和打造。圍繞資源優勢,緊扣市場需求,重點發展金銀花、百合、黃柏、茯苓、龍腦樟、銀杏、厚樸、白術、天麻等20余種中藥材。建成規范化基地30個,并形成了靖州茯苓產業基地、新晃龍腦樟產業基地、溆浦金銀花產業基地、通道鐵皮石斛產業基地等有區域特色的中藥材產業種植集中區。靖州茯苓、新晃龍腦樟、芷江蟲白蠟、雪峰天麻、溆浦金銀花、洪江白術等懷化道地藥材在全國享有盛譽。全市茯苓年產量8000噸,居全國*,占全國50%,出口量占全國70%;山(金)銀花年產量8000噸,占全國25%以上。
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合作社組織,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基地”等創新經營模式,健全農戶與產業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助推農戶增收脫貧。目前全市共培育發展中藥材種植企業35家、中藥材農民合作社126個,藥材協會14個,示范帶動全市13縣(市、區)121個鄉鎮290個行政村種植中藥材,覆蓋農戶24.6萬人,種植區農戶人均收入達到4033元,走出了一條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產業發展新路。
據統計,2017年底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9.32萬畝,比2012年增加128%;產值16.4億元,比2012年增加148%。實現了面積、產量、產值“三增”。
“十三五”期間,懷化將搶抓國家、省加快發展中醫藥、養老及健康產業的重大機遇和“一極兩帶”新定位的機遇。按照“統一規劃、區域布局、突出特色、連片開發”的總體要求,以發展茯苓、龍腦樟、蟲白蠟、天麻、白術、黃精、玉竹、百合、厚樸、杜仲、靈芝等道地名貴中藥材為基本特色,力爭到2020年,全市中藥材種植基地發展到100萬畝。逐步把懷化建設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初加工基地和中藥材貿易集散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