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經常能買到一些反季節瓜果蔬菜,但是總感覺沒有正常生長當季的好吃,反季節農產品是不是比正常生長的品質要差一些?”
“蔬菜瓜果我們每天要吃,但也擔心會有一些農藥殘留,那么農產品有沒有可能不用農藥呢?”
“現在,大家會被朋友圈一些消息給驚到。比如說小朋友、年輕人愛吃的炸雞,說是用生長周期很短的雞做的,都是抗生素,不健康,這樣的說法科學嗎?”
8月18日,浙江省農業廳新聞發言人、總農藝師蔡元杰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全媒體時政節目《有請發言人》中,就市民們關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
蔡元杰說,與以往相比,現在市場上農產品應該說豐富多了,反季節生產是保證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途徑。其實,反季節的瓜果蔬菜也是在正常環境條件下生產出來的。比如說現在我們省內好多瓜果蔬菜是從省外調進的。在這里看來是反季節的產品,但是在那里卻是當季生產的。還有省內一些地方冬季利用大棚,夏季利用高山的氣候條件來發展反季節瓜果蔬菜。通過增施有機肥、選用優良品種等配套技術,農產品品質都很好。
至于說反季節果蔬好不好吃的問題,這跟反季節沒有必然聯系,可能與品種、產品的新鮮度、每個人的口味口感和喜好等因素有關。
農業生產能不能不用農藥?其實,農藥是農業的重要生產資料,就像人生病需要打針吃藥一樣,農作物發生病蟲害也需要用農藥來防治。如果說不用(化學農藥)、不防治,輕則可能會影響生長、影響產量,重則可能顆粒無收。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正確地使用農藥可以挽回40%左右的糧食產量的損失。
農藥是可控的,每一個農產品的上市,都是要經過藥效、殘留、環境影響的試驗。如果通不過,那肯定是不可能上市的。只要把握好(農藥的)用法、用量,把握好采摘的安全收割期,同時,多用一些生物型的農藥,多用一點綠色防控的技術,就能很好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關于雞的問題是這樣的,一般來說做炸雞用的白羽肉雞,通常33天就可以長到4斤左右,養到42天甚至達到5斤多,在33~42天出欄應該說是*經濟的,此時雞肉的品質也是*的。同時,養殖上的獸用抗生素是獸藥的一種,國家對獸藥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很明確、很具體地作出規定,并且對養殖場使用獸藥也是嚴格監管的。在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我們經常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執法檢查和產品的監督抽檢,如果發現使用違禁藥物要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者銷毀,對違法行為都要依法追究責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